垃圾桶減量 遊墾丁國家公園垃圾要帶走

(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29日電)為達成國家公園生態永續願景,墾管處今天表示,將逐步減少園區垃圾桶設置數量,呼籲遊客在國家公園內勿隨意丟棄垃圾以免受罰,同時配合垃圾減量政策,共同守護自然。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最南端,是國內第一座成立的國家公園,也是一座同時坐擁山、海美景的國家公園。由於交通便利,省道台26線及200縣道貫穿其中,使得墾丁國家公園有完整路網,園區各個山、海景點、海灘可及性極高;加上園區內有2萬餘戶居民,墾丁國家公園內遊客散佈密度高,人為活動多。

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垃圾,園區垃圾處理是環境維護最大問題。包括近年來由於遊客遊憩活動區域廣泛,常任意丟棄垃圾,及當地居民丟棄廢棄傢俱、裝潢廢棄物等大型垃圾情形日益嚴重。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雖每年編有預算,但在人力經費緊縮下,對於園區內垃圾清理常有不足情況:近期更發現遊客或居民將大量垃圾丟棄在垃圾桶,既沒做好分類也造成超量垃圾溢出垃圾桶外,或堆置在垃圾桶附近。

墾管處指出,垃圾堆積除影響景觀視覺,也造成環境污染及野生動物取食,使其喪失野外覓食本能,甚至誤食無法消化塑膠、金屬,造成生態危害。有垃圾桶設置的地方會讓民眾容易亂丟垃圾造成堆積,鑒於國家公園成立目的在於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進入國家公園旅遊民眾應抱持尊重大自然,愛護自然心態。

因此,墾管處將逐步減少園區垃圾桶設置數量。先將一些老舊破損垃圾桶移除;再移除步道中無人管理多餘垃圾桶,僅保留現場有專人管理的遊憩景點入口設置分類垃圾桶;同時透過環境教育活動、電子看板、製作貼紙、門票說明等方式宣導。

目前已完成龜山步道、社頂自然公園、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等據點垃圾桶減量,成效良好,預計年底前完成鵝鑾鼻公園、貓鼻頭公園垃圾桶減量。

墾管處今天新聞稿提醒遊客,養成自備環保餐具習慣,進入墾丁國家公園時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具,以減少垃圾的產生,即使必須丟棄垃圾桶,也要做好垃圾分類;在沒有垃圾桶設置旅遊地點,要將垃圾自行帶走處理。(編輯:孫承武)11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