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力賽 - 改皂人生大作戰

回顧協助中高齡、長期失業勞工的年關臨工專案,要回溯到2011年,當時由勞委會提出,不過因為設定了勞保投保門檻,所以很多打零工的街友都不符合資格,當時的當代漂泊協會為街友們申訴,由台北市政府率先響應開放,讓街友也能申請,也是目前全台唯一響應的縣市。現在協會也成立工作站輔導街友,成為他們進入社會前最溫暖的中轉站!

清晨微光,街友們已經自律地將家當整裝收拾,準備上工了。

街友 阿美姊:「這裡像我家一樣,因為我每天在這邊睡覺,住這邊,哪有人的家開得光光的給人家看。」

睡街頭,打零工,是他們的生存之道,只是收入不足以有個家。

漂泊工站輔導員 崔縈之:「我剛來這裡的時候,其實我對街友的印象可能跟一般人的大家覺得一樣,他們怎麼好像都不去工作,來這邊之後我才了解到,他們很多都是因為身體上的關係,要多一些體諒 。」

她是工作站裡協助街友的輔導員,這裡不只是間工作站,更是別人生命的運轉手。

漂泊工站專管 蔡宛真:「裡面有肉桂粉跟紫蘇粉,另外我們等一下還會加精油的部分。」

他們原本都是中高齡失業者,和街友一起工作,幫助他們適應上班模式。

漂泊工站執委 郭盈靖:「讓有工作意願的街友朋友,透過他來工站的工作支持的中繼站,我們在這邊可以提供給他,主要是身心修復的(支持),找到一個他下階段生活的續航力的一個目標。」

漂泊工站輔導員 崔縈之:「皂的話它本身就是油品加上氫氧化鈉加水,這個攪拌的動作,是讓兩個東西可以融合地均勻。」

這個過程打皂,好比打造,幫街友打磨,他們也能做得很好。

漂泊工站專管 蔡宛真:「這一個是我們街友做的,他是一位男生,四十幾歲,他叫阿華,他從原本都沒有使用過這個鉤針,他可以做成這樣子的成品,我覺得也真的很厲害。」

這些手作產品,他們自己擺攤,透過努力,改變社會對街友的看法。

漂泊工站執委 郭盈靖:「(街友)比較抵拒跟陌生人接觸的小心防,可以慢慢地去卸除,有一些消費者他會被感動。」

全台像他們一樣服務街友的社福團體,約有20個,他們各自透過不同的方式協助街友,舊木窗變身黑板,別人眼中的垃圾,轉換成有用的東西,正如他們期盼破除的社會偏見。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在街頭站起|無家者幫自己賺紅包錢
年前送愛到警局 關懷慰勞波麗士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