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基礎養老金提高20元 中國農民老有所養?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總理李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其中包括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准提高20元"。

3月5日下午,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在吹風會上進一步談到,現在中國有1.7億老年人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目前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為每人每月103元,最低標准提高20元後,將達到每人每月123元,增幅為19.4%,是近年來上調幅度較大的一次。

綜合中國國務院官網信息,所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是由中央政府確定並調整,所需資金由國家財政承擔。不過,有關政策也規定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情況"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長期繳費的,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則由地方政府支出。

因此,中國各省級行政區其實是在"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基礎上執行不同的"基礎養老金標准",地區差異明顯。據中國各省及直轄市公布的數據,比如,廣東省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目前為每人每月200元,貴州省和四川省分別為113元和128元。四個直轄市的基礎養老金標准差別也很大:重慶目前為125元,天津317元,北京887元,上海1300元。

農民與農民工的養老問題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2009年中國實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和之前實行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居保)在2014年合並後的統稱。對象是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的城鄉居民。大量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以及部分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就包含其中。

中國官方曾宣傳說,這一制度讓億萬農民老有所養,農民工及其家屬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大受益群體。然而,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者因之前未被納入國家養老保險體系等原因,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顯著少於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後者的退休金全國平均水平2023年接近每月3000元。

南開大學中國財富經濟研究院院長陳宗勝去年3月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北京農民60歲以後能拿到850元的養老金,上海的是1250元,浙江、江蘇兩省是250元左右,部分中西部省份基本上是130元左右。

人大代表與專家的諫言

據中國新聞周刊去年3月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曾在2023年的兩會期間表示,"⽐如在我們輝縣市的農村,60歲以上⽼⼈養老金每⽉ 180 元左右,⽽城鎮居⺠養老金每⽉在 2000元左右,差別是相當大的。"他"建議實行城鄉無差別養老",引發廣泛關注。三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此前曾建議給年滿70歲的農民,每月發放五六百元退休金,以滿足老年農民最基本的需求。他說,農村養老金個人賬戶部分需要個人自主繳納,由於農民普遍收入水平不高,很多人自主繳納的意願並不強烈,尤其是超過60歲或者接近60歲的人群。

據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官方數據,2020年中國農村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21億。除了農村的老年人口外,中國還有大約8600萬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從農村進城打工的"第一代農民工"。這個群體中的絕大多數在進入老年後卻依然沒能存下足夠的錢養老,60歲後只能領基礎養老金。不久前被封殺的《如此打工30年》調查報告就反映了他們的艱難處境,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仇鳳仙通過發放2500份問卷及訪談200人得到的研究結果顯示,他們中60.7%的人都不得不"干到干不動為止"。

網民的群嘲與憤怒

3月5日官方關於"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20元的消息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引發群嘲:"20塊錢買一斤半豬肉","我們這裡20元可以買0.4斤牛肉了,感謝黨和政府","太多了,完全花不完","夠做幾次核酸檢測啊","打發叫花子呢"。

有網民在微博上留言道:"我父母都是農民。兩各人加起來一個月有三百塊錢的養老金,我每個月會給三百多塊錢,好難。"有網民感慨說,"當年,我還小,父親推著木車(抗戰期間沂蒙百姓的獨輪車)將辛苦收獲的小麥曬干後送到鎮上糧站,因為一路上需要翻一個山頭,我就在木車前面給他拉車。那個時候的農民,交公糧無怨無悔又積極主動。如今他們都老了,卻一個月僅有百元養老金。"

許多網民表示憤怒:"現在公務員退休金太高了,而農民才1百多","官老爺們優裕的利益秋毫不能犯,這是國家的原則和底線"。

(綜合報道)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