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責任感 少用物質獎勵!

作者:曾多聞 / 圖片來源: Monkey Business Images/shutterstock

韌性對孩子的學習成就和終身成就都有直接的幫助,有韌性的孩子不會因為一次考試的失敗而氣餒,也不會因為一時的逆境而灰心喪志。近年來,教育應當培養孩子的韌性已成共識,但缺乏有效的策略。保羅•塔夫近日在《大西洋月刊》撰文指出,「韌性」無法用傳統的教學來塑造,師長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可以培養韌性的環境。

創造一個培養韌性的環境,要給孩子適度的壓力和健康的激勵。

適度的壓力建立在合理的要求上。要求孩子每天完成固定的工作,例如完成功課和幫忙做一點家事,就是合理的要求。在貫徹合理的要求上,家長對孩子的態度要有一致性。哈佛大學研究顯示,不一致的態度是孩子不健康壓力的主要來源。例如孩子功課沒寫完,父母有時後隨便罵個兩句就算了,有時候卻嚴厲打罵處罰,這就給孩子不健康的壓力,讓孩子無所適從、沒有安全感,不但不能培養孩子的韌性,反而造成心理傷害。相對的,每次孩子功課沒寫完,父母都用嚴厲但不失控的態度加以糾正,並輔以適當的處分,這樣孩子會從中感受到適當的壓力,有助培養韌性。

培養責任感 避免使用物質獎勵

健康的激勵奠基於責任感的培養。專家指出,應該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來激勵他們學習或做事,不要用物質獎勵。物質獎勵制度在短期內也許有效,但無法持久。哈佛大學明星教授小羅蘭•菲爾(Roland Fryer Jr.)曾以5年時間,對休士頓、紐約、芝加哥等三個城市的2萬7000名公立小學學生進行實驗,以金錢獎勵鼓勵學業成就低落的學生學習,共發出940萬獎金,結果成績稍微進步的孩子們拿到錢以後,成績很快又下滑,顯示只有利誘、沒有責任感的學習,不能讓孩子們持之以恆。

塔夫認為,物質獎勵無法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和支持。父母應該在心理上支持孩子,讓孩子知道:「你是安全的,你是被愛的,不論你失敗或成功,爸爸媽媽都支持你。」另一方面也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你自己的責任,生活是你自己的責任,爸爸媽媽不能幫你承擔責任,所以要督促你、要求你。」

如何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的責任感?芝加哥大學教授卡米爾•法林頓(Camille Farrington)建議,持續灌輸孩子這四個觀念:

1. 我屬於這個班級,跟大家一樣在學習。

2. 我的能力會隨著我的努力而增加。

3. 努力就能成功。

4. 學習對我有益。

塔夫說,能承受壓力、有責任感的孩子,才會長成有韌性的大人。

【延伸閱讀】

彭菊仙:別當「寶媽」,就不會養出「媽寶」

小心讚美後遺症!真心3原則

一分鐘找出最適合你孩子的激勵法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