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觀察與解決問題能力!慈大附中附小科學展獲佳績

國小生活應用科「搖搖搖地震屋」獲佳作。
國小生活應用科「搖搖搖地震屋」獲佳作。

     慈大附中國中部、國小部參加花蓮縣第63屆國民中小學科學展覽,榮獲國中組生物科第一名及第三名、國中組地球科學科第二名、國小組物理科第二名,國小組生活應用科佳作、國中組化學科作品入選,慈大附中培育科學人才成績亮眼,有目共睹。

     慈大附中校長李玲惠表示,慈大附中從小學部開始以素養導向教學奠基科學教育基礎,鼓勵孩子善於觀察,培養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國中、高中更連結慈濟大學、東華大學與科學研究機構資源,成立實驗班系統化培養孩子科學研究能力。感恩所有指導老師與學生的投入,相信一切的努力,都會在學生心中播下科學探究的種子。

李誠恩、鄭家和、羅以凡的「聲音頻率對黃金蟲草生長影響之研究」,發現當音頻為2000赫。
李誠恩、鄭家和、羅以凡的「聲音頻率對黃金蟲草生長影響之研究」,發現當音頻為2000赫。

     慈大附中國二生物組「農田淡水軟體動物生態調查與研究」獲得該組第一名,指導老師江一珉,參賽學生何聿博、李明靜、簡秀庭,三位學生皆由慈小畢業直升國中部,小學時參加小論文的經驗,開啟他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學生們表示,在外出遊玩的時候,看到不認識的螺,而引發了研究興趣,他們以吉安鄉的水生螺類為樣本,把吉安鄉分成五大區塊,探討螺類生態與環境的關係。經過研究統計,並應用GIS系統,將螺類生態較優良的區域標記出來,最後發現這些區域也是吉安鄉主要的優良稻米生產區,顯示生態環境與農業密不可分的關係。

吳定駩同學的作品「義大利麵之扭力係數與組合構造相關性研究」獲得物理科第二名。
吳定駩同學的作品「義大利麵之扭力係數與組合構造相關性研究」獲得物理科第二名。

     國中部康巧虹、蘇郁庭、李淳婷鑑於地震對人類生命財產及環境的影響,閱讀文獻發現花蓮0206地震時,地震波經過美崙山地區後走向改變了,便以「0206地震波」為題,設計實驗來驗證地震波碰到美崙山的礫岩層時,是否地震波就會轉向。榮獲地球科學科第二名的佳績。李誠恩、鄭家和、羅以凡的「聲音頻率對黃金蟲草生長影響之研究」,使用黃金蟲草作為實驗材料,使用Arduino蜂鳴器製造不同的音頻,在黃金蟲草生長時放聲音。經過每個禮拜定期的測量,我們發現當音頻為2000赫茲時,對黃金蟲草的影響最大。榮獲生物科第三名。陳嗣雍、張元瑄、廖家妤三位同學則以橘子皮,利用酵母種類、發酵時間及果皮果肉混合做研究,探討如何在短時間內生產出酒精濃度在5∼15%的生質酒精,獲得化學組入選。

國中生物組第一名「農田淡水軟體動物生態調查與研究」,指導老師江一珉。
國中生物組第一名「農田淡水軟體動物生態調查與研究」,指導老師江一珉。

     小學部吳定駩同學的作品「義大利麵之扭力係數與組合構造相關性研究」獲得物理科第二名,定駩以圓直型的細彈性長桿義大利麵作為研究主題,設計一套新穎彈性物聯網量測系統,並使用 3D列印技術,製作不同之面積與重量之阻尼器與磁力,來降低或增加彈力之彈力波,觀察在不同實驗參數下之頻率、半衰期、與多重震盪之彎曲彈力波,以尋找其臨界條件與物理相關性。定駩表示,今年是第一次一個人與評審面對面問答,相當緊張,剛開始的報告節奏有點打亂,但是隨後穩定下來,聚精會神回答評審提問,最終獲得好成績,未來希望能繼續用心科學探究,克服心中恐懼,向自己挑戰,拿到更好的成績。

康巧虹、蘇郁庭、李淳婷「0206地震波」為題,設計實驗來驗證地震波碰到美崙山的礫岩層。
康巧虹、蘇郁庭、李淳婷「0206地震波」為題,設計實驗來驗證地震波碰到美崙山的礫岩層。

     小學部謝哲昕、賴育琦、施琮睿、劉采縈、洪與嫻、黃語澄同學的作品「搖搖搖地震屋」,探討抗震工法及各種房屋結構的耐震效果,並進一步發想「未來地震避難房間」,獲得生活應用科佳作。琮睿表示,半年多來幾乎假日都投入在科展研究,從搞不清楚議題到慢慢理解,找了非常多的資料,實驗過程也經歷很多的失敗,但因為有失敗,才讓我們更有修正的機會。漫長的研究歷程考驗我們的耐性,但科學探究讓我收穫滿滿,非常感恩雪惠老師一直陪伴我們。

陳嗣雍、張元瑄、廖家妤三位同學以橘子皮,利用酵母種類、發酵時間及果皮果肉混合。
陳嗣雍、張元瑄、廖家妤三位同學以橘子皮,利用酵母種類、發酵時間及果皮果肉混合。

     王佩茹主任提到,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了學生對於周遭事物觀察及動手操作的能力,也開展了學生溝通、表達、分析、彙整、應變的潛能,透過科展舞台,讓花東學子提升科學思維,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更學習團隊合作的溝通能力,互相成長。慈大附中國中部、國小部科展的亮眼成績,更是對慈中科學人才培育的肯定。

(撰文:王佩茹/攝影:慈大附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