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帶來希望:拯救阿拉伯最後的獵豹

阿拉伯豹瀕臨滅絕,但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線生機——基因!根據由肯特大學杜雷爾保育與生態研究所(DICE)領導的國際合作研究,精心挑選基因的人工飼養豹子可以大大促進野生豹群的恢復,並避免滅絕的危機。

研究團隊來自肯特大學、東安格利亞大學(UEA)、倫敦大學學院(UCL)、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TU)和阿曼皇家法院,他們調查了阿曼南部多法爾山脈的偏遠地區,以確定阿拉伯最後的大型貓科動物還有多少存活。團隊部署了相機陷阱來識別個體豹子,並對野生豹子的糞便進行DNA分析,結果顯示阿曼僅剩約51隻野生豹,分布在三個孤立的、基因多樣性貧乏但相對獨特的小群體中。

雖然野生豹群的基因多樣性極低,但研究發現,區域內人工飼養的豹子基因多樣性更高,尤其是一些來自鄰近葉門的個體。這些個體是現今飼養繁殖群體的始祖,這一重要的基因資源有望在阿拉伯豹的恢復中發揮重大作用。

研究表明,通過「基因救援」——引入基因多樣性最高的人工飼養豹的後代到野生群體中——最有效地恢復逐漸減少的野生豹群。然而,要讓基因救援計劃成功,需要仔細評估新基因帶來的益處,因為人工飼養的豹子可能已經近親繁殖。

引入基因多樣性最高的人工飼養後代到野生群體

這項研究發表在《進化應用》期刊上,使用DICE的保育基因分析技術、UEA開發的先進電腦模擬,以及在阿曼進行的廣泛實地工作,深入檢查了阿拉伯豹的DNA並評估其未來滅絕的風險,預測基因救援如何確保豹群的生存能力。

肯特大學DICE研究負責人吉姆·格魯姆布里奇教授解釋了基因分析過程:「我們與阿曼皇家法院合作,調查並收集了整個多法爾山脈的豹糞,並從中提取DNA,使用微衛星DNA標記量化基因多樣性。根據這些基因信息,我們確定了野生豹的數量,並比較了野生群體和人工飼養群體的基因多樣性。」

阿拉伯豹保育負責人哈迪·阿爾·希克馬尼博士描述了這項研究的動機:「阿拉伯豹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食肉動物之一,非常難以捉摸。我們只能通過在牠們生活的山脈部署相機陷阱,並收集牠們在山路上留下的糞便進行DNA分析,來監測野生豹群。」

UEA的博士研究員托馬斯·比爾利進行了基因救援的電腦模擬,他表示:「通過使用來自野生和人工飼養群體的基因信息,我們預測了最佳的基因救援計劃,確保這種極度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的長期生存能力。」

環境科學學校的科克·范·奧斯特豪特教授補充說:「所有個體之間都有某種關聯,牠們都是經歷過一次重大族群崩潰後存活下來的後代。因此,幾乎無法避免近親繁殖,這會暴露出我們所稱的『基因負荷』,即有害突變,進而增加死亡率,導致進一步的族群崩潰。」

簡單來說,這項研究強調野生豹群需要來自基因多樣性更高的人工飼養豹的『基因救援』。這些人工飼養的豹可以幫助減少近親繁殖和基因負荷的水平。然而,我們也需要小心避免將其他有害突變從人工飼養群體引入野生群體,因此需要謹慎平衡。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圖片來源:DALL.E

參考論文:
1.Can genetic rescue help save Arabia’s last big cat?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延伸閱讀:

1.科學解析獵豹速度的「甜蜜點」,存在於中等體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