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26日開募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複委任富蘭克林顧問公司直接操作管理的「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將在3月26日展開募集。該基金由華南商業銀行保管,不僅提供累積型、配息型、後收NB級別的彈性選擇,更擁有新台幣、美元、人民幣、南非幣等多元計價級別,募集上限為200億元(新台幣及外幣各100億元)。

此次募集的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除了承襲坦伯頓全球宏觀團隊的操作哲學外,新台幣與人民幣計價級別也是產品設計的一大亮點。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黃書明總經理表示,台灣投資人向來喜歡配息基金,但是多數人的日常花費仍以新台幣為主,選擇新台幣配息級別的基金,可以省去自行換匯的成本,未來領配息也不用換匯,資金運用更便利。此外,人民幣已經是國人持有第二大的外幣資產,但相較美元,目前可供運用的理財產品並不多,在人民幣利率走低下,國內龐大的人民幣資金需要有更好的投資去處,人民幣計價級別將可做為人民幣資產配置選項之一。

景氣放緩,非美資產重獲投資人關注,新興債市因去年表現疲弱,今年投資價值大增,加上新興國家通膨維持穩定、央行政策中性或有溫和降息空間、基本面轉佳與信用品質改善等,均有利新興國家重拾成長動能,支撐新興債市表現可期。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擬任經理人張瑞明表示,雖然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普遍高於成熟市場,但基本面卻較許多成熟國家健康,主要是新興市場債信品質及流動性在過去15年已有所改善,且與成熟市場相比,新興市場債選擇標的多元、潛力題材十足,不僅越來越多國家納入新興市場指數,邊境市場的長線成長爆發力亦不容忽視。即便年初至今新興債市已回升一段時間,但觀察同期間美元指數並未走弱,隱含新興當地貨幣債仍有發揮空間。

張瑞明表示,截至2018年年底,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數甚至比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還要便宜28% ,顯示新興國家貨幣表現普遍與基本面脫鉤,匯市評價明顯被低估,預期在美國與其它區域經濟成長率差距持續縮減下,美元指數不易重演去年強勢表現,未來緩步走貶機率大增,可望引導資金轉進非美元資產。此外,部分新興市場更有降息打算,如印度央行於年初降息一碼,舉凡種種均有利新興當地貨幣債及匯兌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