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議會預算審查 民進黨團退席抗議:不願做橡皮圖章

基隆市議會12日下午審查公益青年電動機車追加預算,最終在藍綠沒有共識的情況下,以表決方式通過該筆5億元的預算。(張志康攝)
基隆市議會12日下午審查公益青年電動機車追加預算,最終在藍綠沒有共識的情況下,以表決方式通過該筆5億元的預算。(張志康攝)

基隆市議會12下午審查基隆市政府青年公益電動機車專案2.0版本的追加預算時,因為藍綠兩黨意見極端,動用表決通過預算,投票時民進黨團集團退席抗議。事後民進黨議員張顥瀚受訪時表示,民進黨團對市府把議員當橡皮圖章的舉措不滿,認為市府應針對預算有更好的規畫及更清楚的說明。

張顥瀚指出,市府推動的青年公益就業電動機車方案,早在今年3月就已經對外公布了放寬門檻的2.0版本,但市府公布的版本完全沒有經過議會審理,根本就是把議會當成了橡皮圖章。

他認為,基隆市11日發生公車漏油事件,市府先前一直認為公車汰換沒有經費,卻在追加預算編列了新台幣5億元發放電動機車,他認為這凸顯了市府非僅不尊重議會,電動機車預算也應妥善運用在其他市政建設。

民進黨議員鄭文婷則是認為,市府從頭至尾並未明確說明5億元的電動機車預算,有多少是用於電動機車車體補助,又有多少用於電池資費補助,且相關政策一變再變,議會無法對市民交代。

民進黨籍的議長童子瑋也在定期會結束後,以議員身分在臉書發文指出,基隆預算有限,所有公務單位,還有我們兢兢業業的基層公務人員都很清楚,基隆的每一分錢都應該花在刀口上。但市府這次追加25億元的預算,電動機車政策就占7億元。

童子瑋認為,基隆是二線城市,將寶貴的預算在沒有「願景」的狀況下直接大放送,對這個城市是否有建設性的幫助?以個人身分,他難以苟同。他指出,未來,也持續會有電動機車的預算編列爭議,希望市政府妥善思考電動機車政策到底要帶領基隆市到怎麼樣的未來?保留政策的修正的機會與彈性,我們一起為基隆的好來負起責任。

無黨籍議員陳冠羽則是表示,電動機車2.0方案經估算1.0+2.0方案補助只需6.05億元,扣除去年已追加的3.6億,那麼原則上再編列3億元就足夠,因此於議會中要求預算編列砍2億,如此一來既不會造成預算浮編的結果,也不會影響已申請2.0方案的民眾。

他對於5億元預算最後「被強行表決通過」,深感遺憾。陳冠羽強調,民主不能只是數人頭的遊戲,政策與預算仍應被充分討論,所以他仍在表決後對決議加註文字說明,並要求未來環保局必須在每一次業務報告中如實告知預算動支狀況及資費補助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