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鳥會提報八斗子老街為聚落建築群

基隆鳥會提報八斗子老街為「聚落建築群」,搶救尚存的咕咾厝及紅磚厝聚落;圖為崩落的咕咾厝。(圖:基隆鳥會提供)
基隆鳥會提報八斗子老街為「聚落建築群」,搶救尚存的咕咾厝及紅磚厝聚落;圖為崩落的咕咾厝。(圖:基隆鳥會提供)

▲基隆鳥會提報八斗子老街為「聚落建築群」,搶救尚存的咕咾厝及紅磚厝聚落;圖為崩落的咕咾厝。(圖:基隆鳥會提供)

基隆鳥會十一日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規定,正式向基隆市政府提報八斗子老街為「聚落建築群」,搶救台灣本島少見尚存的咕咾厝及紅磚厝聚落。

基隆鳥會指出,他們將全力協助八斗社區發展協會落實這些目標,並讓這些議題在地化;八斗子居民將成為參與維護管理及經營的重要力量,社區也將會從現有志工組織如環保志工大隊等,加強工作內容,包括海岸巡守、生態調查、解說導覽及環境維護等。

基隆鳥會鄭暐理事長表示,八斗子漁村杜家祠堂保留了杜家祖先移墾八斗子的歷史脈絡,二百多年的古厝雖然經歷多次修建已經遮掩住咕咾厝的外觀,但當時就地取材的居住方式,根據創立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的許焜山論文中敘述,二○一五年尚有十五間咕咾厝及四十間紅磚厝,這是目前台灣漁村少見歷史脈絡清楚且尚存的傳統聚落,而經過時間的摧殘,很多咕咾厝及紅磚厝都面臨崩壞的危機。

八斗里杜劍秋里長指出,上星期才揭幕的海豹岩模型,就放在他們家族所有的百年咕咾厝門口埕,這間咕咾厝外牆塗上水泥後,外觀也看不出來咕咾石的痕跡,但算是少數仍保存主體建築完整及尚存部分屋頂的咕咾厝。如果沒有積極的保護作為,這些屬於八斗子老街的重要文化資產,終將在歲月及惡劣天候的摧殘下消失殆盡。

八斗社區發展協會黃明和理事長說,八斗子老街如果順利被指定為「聚落建築群」,有些咕咾厝可以成為推廣「食魚教育」的特色廚房,有些則可以成為「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的永久館址,加上文創及特色商家的進駐,以及原有的魚行及漁村文物館保存完整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八斗子漁村的再生將更具意義。

基隆鳥會同時指出,從二○一八年發現海豹岩開始推動八斗子漁村再生迄今,三個主要推動目標中,「指定海豹岩為自然紀念物」已經進入審查程序,今年也已經向內政部營建署提計畫「推動大坪海岸為地方級國家重要濕地」,這次「提報八斗子老街為聚落建築群」後,將全力協助八斗社區發展協會落實這些目標及讓這些議題在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