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來了,請ChatGPT教你節稅?KPMG實測發現錯誤多

報稅季5月開跑,煩人的報稅工作請ChatGPT代勞最好?OpenAI聯合創辦人布洛克曼日前大讚GPT-4超懂美國稅法,還稱它為「TaxGPT」,拿來用在台灣也可行?KPMG安侯建業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張智揚、以及《遠見》記者實測後,均發現問題不少。

今年3月15日,OpenAI正式推出ChatGPT-4,同時OpenAI的聯合創辦人暨總裁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更在網路上發表ChatGPT-4可以依據美國複雜的稅法,協助使用者計算所得稅減免,並稱其為「TaxGPT」。許多民眾也因此搭上這股熱潮,考慮尋求ChatGPT提供稅務問題的協助與建議。

在台灣,以ChatGPT作為報稅顧問究竟可不可行?它也懂中華民國稅法嗎?KPMG安侯建業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張智揚,實際由台灣綜合所得稅申報情境測試後發現:納稅人將其家庭成員、撫養狀況、薪資收入、投資獲利等基本資料輸入ChatGPT後,ChatGPT針對單純的個人情況,的確能依據台灣所得稅法回答出正確的免稅額及扣除額,但對於較複雜的扶養親屬狀況(例如學齡前或70歲後的長輩等),給出的答案就已有所出入。

此外,若再進一步詢問AI較深入且涉及判斷的問題:例如應如何申報最有利?包括夫妻應合併計稅或分開計稅、實際可列舉扣除項目、是否有其他節稅建議,如:特別扣除額、列舉扣除額等,ChatGPT所提供的建議就非常侷限,甚至出現錯誤的答案。

請AI幫你節稅?它不懂裝懂狀況多

另經《遠見》記者實測,首先詢問:「請問,我已婚,夫妻合併報稅會比較好,還是個別申報呢?」ChatGPT雖然可以提出籠統的答案,但是竟建議夫妻雙方所得差距大,應該採取分開報稅。若一般雙薪家庭或夫妻雙方有一人為無收入的主婦或主夫,依照AI建議來做反可能繳更多稅,也和國內節稅專家建議相違背。

擷取自ChatGPT
擷取自ChatGPT


另外,再詢問ChatGPT:「請問根據中華民國稅法,夫妻申報的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分別是多少?」此時,ChatGPT就老實承認自己只有2021年的資訊,無法得知最新稅法。

擷取自ChatGPT
擷取自ChatGPT


因此,一般不具備稅務知識的個人若想以詢問ChatGPT的結果報稅,其實是有很高的風險的。

KPMG稅務專家指,生成式AI有這五大弱點

KPMG安侯企管數位安全顧問部協理李冠樟表示,生成式AI要能提供真正專業顧問諮詢(如:稅務專業諮詢),至少仍有以下五大弱點尚待克服:

1. 最新規範適法能力不足:眾所皆知,ChatGPT的資料庫僅到2021年,故針對新規定,例如:2023年台灣綜合所得稅調高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以及課稅級距,以及今年新增民眾協助烏克蘭難民,賑濟烏克蘭捐贈項目得以全額列報捐贈列舉扣除額,等等新規定,ChatGPT皆無法處理。

2. 引導使用者能力不足:ChatGPT需要由使用者「完整提問」相關情境與背景資料,它才有機會提供正確答案,但一般使用者對稅務規則不熟悉,往往無法提供完整資料或背景說明。

3. 處理複雜問題能力不足:經實測發現ChatGPT僅能提供簡單稅務問題的基本建議,若遇到複雜的稅務情境,產生出東拼西湊錯誤答案的機率非常高。

4. 擔責能力不足:實際上,國外已經有許多利用ChatGPT所開發的人工智慧稅務輔助系統,例如加拿大的TaxGPT.ca,但它在聲明中即明確提到:TaxGPT.ca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友好和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讓使用者開始學習稅務,不是稅務計算器或專業稅務顧問,故無法承擔稅務責任。

5. 隱私保護能力不足:報稅資料涉及許多個人隱私資料,雖然ChatGPT強調不會蒐集使用者隱私,但實際上許多實驗證明,系統還是會「暗中記住」線上提問的個資,使用者也無法確認其資料保護的能力,因此仍存在高度隱私風險。

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公司董事總經理謝昀澤表示,上述ChatGPT不足之能力,就是領域專家所提供專業服務的價值,例如:會計師能依據最新的稅法,在諮詢過程中以專業方式引導客戶提供相關資料,進而處理複雜的稅賦問題,針對所提供的專業建議,亦具備承擔責任能力,更能妥善保護客戶隱私資料。ChatGPT在許多方面確實表現出色,能協助專業服務提供者提升效率、改善品質,但要完全取代專業人士,目前還有很大一段差距。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報稅季開跑!年收入多少不用繳稅?申報新制一次看懂
5月報稅季/勞退新制自提注意!綜所稅薪資總額別忘扣除它
5月報稅季/小資族、投資大戶注意!合法節稅攻略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