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資安事件,引爆LINE經營權之爭!拆解LINE股權比例:LINE是哪個國家的?日韓吵什麼?

通訊軟體LINE自己可能也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日、韓外交爭議的焦點,威脅到東京與首爾雙邊關係改善。

究竟LINE的公司經營權歸屬於日本還是韓國?雙方正處在激烈的爭奪拉鋸戰。韓國媒體不惜廣泛報導:「日本正在搶劫一家韓國公司」、「掠奪我們的網路領土」,甚至指謫韓國總統尹錫悅向前殖民者(此指日本)卑躬屈膝。

到底這場爭議的來龍去脈是什麼?經營權風波的最新進展又是如何?

LINE經營權到底是日本的,還是韓國的?拆解LINE股權比例

LINE最一開始由韓國Naver集團出資,派兵遣將至日本開拓市場。在2011年日本東北發生地震後,觀察到當時社會的聯繫需要,繼而推出即時通訊軟體。

之後,根據《日經新聞》報導,韓國Naver與日本軟銀在2019年達成協議,各出資50%的方式成立新控股公司Z Holdings,以此合併LINE與Yahoo Japan,並承諾兩品牌維持獨立運作。直到一系列改組完成後,時間已經來到2023年10月,「LY Corporation」背後由 (1)A Holdings持有64.5%(2)一般股東持有35.5%股份,其中,A Holdings再由韓國Naver與日本軟銀各持5成股份。

所以嚴格說起來,依照內部協定, 日韓企業目前保有同等的LINE控制權

LY Corporation股權比例。 圖/LY Corporation
LY Corporation股權比例。 圖/LY Corporation

LINE經營權爭議從何而來?一場資安事件引爆的爭奪戰

從LINE經營權爭議引爆的時間點來看,日韓之間的矛盾情勢似乎一直存在,只是平時被輕輕掩蓋著。一旦發生任何事件,火藥就會瞬間點燃。

爭議引爆是在2023年11月,LINE母公司(日本LINE雅虎)的伺服器遭到網路攻擊,超過40萬筆的用戶個資外洩。根據日媒《山陽新聞》的報導說明,由於日本LINE雅虎與大股東——韓國網路公司Naver的員工共享內部系統,而Naver的子公司網路在那段期間感染惡意軟體,出現重大安全漏洞,不僅Naver系統本身遭到非法存取,日本LINE雅虎的伺服器也連帶遭受攻擊。

LINE在接下來成為日本政府的重點觀察對象。日本總務省在行政指導中指出:「有必要重新審視與保護用戶利益相關的治理形式。」並在今年3月的一份新聞稿中要求LY Corporation重新考慮對Naver的依賴問題:「目前貴公司的母公司A控股有一半的資本由Naver集團持有,這使得貴公司在相當程度上受到Naver公司的資本支配。這種關係的存在,導致貴公司難以向Naver公司提出明確的安全管理要求,或進行適當的委託公司管理監督。」

日本總務省在公開文件的最後寫下:「貴公司應重新檢討安全治理結構,並向母公司等集團成員施壓,確保委託方管理和監督機制的有效運行,包括檢討資本控制關係,建立適當的決策過程。」

軟銀可能拿下LINE經營權嗎?Naver退居第二大股東?

據了解,軟銀計畫從Naver手中購買一部分控股股份,進而獲得更多經營權。雙方針對誰能持有多數股權一事,還在密切商討中。

Naver也在今年5月份說明立場,稱正在與軟銀進行真誠協商:「我們對所有可能性持開放態度,包括出售在LY Corporation的股份。在得出結論之前我們無法透露更多細節。」

「軟銀與日本政府打了Naver的後腦勺。」韓媒《每日經濟新聞》認為,軟銀與Naver將股份對半,這意味著雙方應該公平合作,而不是給任何一方賦權,「目前尚不清楚Naver將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據稱,它正在考慮一切選擇,是像現在這樣承受日本政府的壓力,還是出售所持股份。事實上,Naver不一定有義務出售其股份,因為日本政府的壓力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畢竟站在韓國Naver的角度,通訊軟體LINE是一項很難放棄的業務,出售LINE股權必定會大大削弱Naver在海外市場(尤其日本、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一場經營權爭奪戰也逐漸上升到政府外交危機,「如果日韓政府介入並發生正面衝突,兩國之間的反日、反韓情緒可能會加劇。」《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尹錫悅的對日關係政策備受關注,隨著事件爭議日漸升溫,政府需要回應表態。

未來有可能的情況是,Naver退居第二大股東,同時保持與LY Corporation的聯繫。雙方如今的每一步棋都關乎接下來整盤的走向,也牽扯日韓民族之間的矛盾,茲事體大,爭議不會那麼快落幕。

延伸閱讀:LINE「貼圖拼貼樂」高毒性新功能是如何煉成的?解密LINE的「隱形印鈔機」!

資料來源:Bloomberg日經新聞每日經濟新聞The Korea TimesYahoo! Japan

責任編輯:林美欣

本文不授權轉載

更多報導
LINE母公司遭駭,超過40萬筆個資外洩、台灣也遭殃!背後原因跟Naver有關?
LINE改名「LY Corporation」,10/1上路!有哪些官方帳號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