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汙染危機 綠色和平舉辦論壇、推塑膠循環經濟

綠色和平12日舉辦「打破零售限制,共創減塑循環」論壇。 (圖: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12日舉辦「打破零售限制,共創減塑循環」論壇。 (圖: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今天(12日)首度舉辦「打破零售限制,共創減塑循環」論壇,除了邀請到美國Loop及英國CupClub分享成功經驗,同時也吸引各大零售商及通路商出席,共同探討如何將塑製品從一次性使用並丟棄的「線性經濟」模式,導入循環使用的商業模式。#央廣記者吳琍君採訪報導#

塑膠汙染日益嚴重,如果不進行改革,預估未來10年,塑膠產量還會再增加40%。而這些塑製品不僅在生產過程耗用大量能源,也會產生大量碳排放,隨意廢棄、流入海中,更危及海洋生態、加劇氣候變遷,同時威脅下一代的生存環境及健康。

為此,綠色和平12日首度舉辦「打破零售限制,共創減塑循環」論壇,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執行總監施鵬翔說:『(原音)有關於塑膠汙染的這個議題,我覺得有個很重要的事實,希望大家都可以記住,就是大部分的塑膠產品,無論我們經過多少次的回收再用,它們最後都會進入到大海,那我們想一想台灣,就四面都是海,那所以這個議題對台灣是個很迫切性的一個議題。』

循環台灣基金會專員劉李俊達則在會上發表「新塑膠經濟的循環路徑」,希望將現行塑製品從原料開採、提煉、到製成產品、再到通路、最後到消費者手中,再產生大量的廢棄物的「線性經濟」,轉變成「循環經濟」。劉李俊達說:『(原音)那這個模式呢,其實我們就會稱做它「線性經濟」,因為資源就像一條線一樣,咻一下,它就成為所謂的垃圾。那根據統計呢,我們全球只有14%的塑膠包裝被回收,我們這些流失的部分,可能每年就損失掉800到1200億美金,所以說它並不只是一個環境問題,它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經濟問題。所以我們真的需要一個系統性的變革,讓這些資源能夠回來去使用,所以我們談的是「循環經濟」。』

由於各大零售通路是民眾取得一次性塑膠產品最頻繁的場所,因此包括全家、全聯、好市多、連鎖咖啡店及外送平台等業者都出席了這場論壇,希望從產品設計、包裝到上架販售的模式,來進行改變,共同解決迫在眉睫的塑膠危機。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