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雨具難分解 建中生提案幫我撐十秒

台北捷運將推出「共享傘」,台北市建國中學學生也因為塑膠雨衣、雨傘難被分解,對地球產生不少負擔,透過市府參與式預算,提案在中正區公車、捷運站、公共場域及人潮眾多處提供「共享雨傘」,預估經費約300萬元。

建中學生余承熹、李柏辰等6人提出「幫我撐十秒—共享雨傘的生活品質改善方案」,他們從北捷小南門或中正紀念堂站走到學校途中,發現路上少有遮蔽及騎樓,每次下雨只好買用完即丟雨衣或輕便透明雨傘,但塑膠雨具難被分解,對環境造成不小負擔,希望能有「共享雨傘」。

學生規畫在中正區大眾運輸站點、公共場域及人潮密集處提供民眾共享雨傘,總經費約300萬元,如試辦成效佳,市府可依各區需求逐步擴展範圍。

指導教師盧佳欣表示,學生希望雨傘穩固、以環保材質製成,且民眾可透過記名悠遊卡借還,使用APP查閱站點借用狀況,並以公辦民營方式,邀雨傘廠商投標與建立管理制度,降低行人冒雨通勤不適感。

她分享,學生都是高三生,當時一邊準備升學、一邊研擬提案,相當忙碌,由於校內教師平時教導蒐集資料方法,加上大學教授、研究生給予建議,他們才順利完成提案。

盧佳欣說,即使提案僅拿到第3名,但學生很開心能被大眾看見,後續將爭取實現提案。

北市民政局自治行政科長方英祖表示,共享雨傘方案已交給北市環保局評估,預計7月中會有結果,機關若認為可行,調整方案後即會執行,如果透過住民大會提案並經大會通過,學生須向局處說明內容,並通過審議工作坊評估,經i-Voting投票通過,市府編列預算經議會通過即可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