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國會為何出現秘魯發現的「外星人」遺骨?路透:失控的人類遺骸黑市才是真相

在去年九月墨西哥國會舉辦的「不明空中現象」(UAP)公開聽證會上,一名外星人狂熱記者莫森展示了兩具「外星人」遺體,聲稱是在秘魯納斯卡地區發現的,隨即遭專家和秘魯文化部打臉,提出科學證據證明這並不如莫森所言是「非人類的遺骸」。這場外星人鬧劇也揭露了一個更大的社會問題:這些外型怪異的人類遺骨究竟從何而來?據《路透》報導,莫森能將秘魯出土的人類遺骸帶到墨西哥國會上展示,正凸顯了秘魯政府對盜墓者走私貿易的無力管治。

戳破外星人科幻謊言

這並不是莫森第一次捏造有關外星人遺體的謊言,2015年他宣稱在秘魯發現三具非人類遺體,事後被事實查核網站「Snopes」證明只是人類兒童的屍骨。莫森(Jaime Maussan)是一位墨西哥記者和不明飛行物(UFO)研究愛好者,他致力於調查不明飛行物,並時常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分享。

莫森去年在墨西哥國會上再次展示兩具外型特殊的屍骨——大頭、小身體且只有三根手指頭,並宣稱這非人類或任何地球上生物的遺骸,甚至自稱這兩具遺骨經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物理研究所(UNAM)調查,利用碳定年法測得有1000年歷史。該校隨即發布聲明,否認對莫森的屍骨樣本有做出任何結論。

至於為什麼這兩具屍骨會有怪異的外型?根據《路透》,秘魯古文明有顱骨修飾(cranial modification)的文化,導致許多出土的人類遺骸具有和我們認知有所出入的外型,專家也指出三根手指、三根腳趾等的外型是人為造成的。許多人不法商人會利用人們的好奇心,謊稱這些具有特殊外觀的人類遺骸為外星人屍體,販售給外星人愛好者或收藏家。

為什麼秘魯有很多人類遺骸?

秘魯是許多古文明的所在地,納斯卡(Nasca)地區更是許多秘魯古文明的墓地,擁有無數古老文化和歷史珍寶。納斯卡的地理條件可以完整地保存屍骨,也因此成為挖掘和盜墓活動集中的地區。《路透》指出,納斯卡以其鹽灘聞名,鹽灘能幫助脫水並保存人類和動物遺體,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屍骨能在納斯卡地區保存地如此完好。

<cite>2023年6月15日。一名考古學家在秘魯挖掘一具前哥倫布時期的木乃伊。(美聯社)</cite>
2023年6月15日。一名考古學家在秘魯挖掘一具前哥倫布時期的木乃伊。(美聯社)

這些古文物和人類遺骸具有很高的價值,使得當地盜墓活動氾濫(當地人稱「huaque」,指挖掘物品和盜墓),許多人靠著盜墓和在黑市上出售這些商品維生,他們的買家除了有錢的收藏家以外,還有很多是外星生物的愛好者,因為這些人類遺骸常有奇特的外型。儘管專家指出這些奇特的外型是由於印加古文明特殊的顱骨修飾文化導致,他們藉由刻意改變顱骨的形狀來凸顯自己的身份地位,但仍有許多不了解印加文化的人,或是那些更願意相信這是外星生物的人,被不肖商人所騙而購買這些人類遺骸。

從事盜墓的李安度・里維拉( Leandro Rivera)向《路透》表示,他意外地在納斯卡地區一處墓地,發現有200多具外型和莫森展示的兩具「外星人」遺骨相同的人類遺骸,他分批將這些人類遺骸走私到俄羅斯、法國、西班牙等地販售,他表示,仍然有許多人向他聯絡並表達購買意願。

走私猖狂,秘魯無力管制

《路透》指出,人類遺骸的黑市交易問題本就存在,但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變得更為嚴重,因為許多交易活動轉向在網路上執行並訴諸加密管道,使得政府更難監管人類遺骸的地下交易。

<cite>2023年6月15日。一名考古學家在秘魯利馬的秘魯職業足球隊訓練場旁挖掘一具前哥倫布時期的木乃伊。(美聯社)</cite>
2023年6月15日。一名考古學家在秘魯利馬的秘魯職業足球隊訓練場旁挖掘一具前哥倫布時期的木乃伊。(美聯社)

世界海關組織(WCO)的一名官員向《路透》表示,線上黑市也使得買家能夠積極尋找非法商品,和過去等待賣家的邀請有所不同。另外,盜墓者也會透過網路分享哪裡有有價值的墓地可以去挖掘。曾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的安立奎・羅培茲—烏爾塔多(Enrique Lopez-Hurtado)表示:「社交網路已成為銷售非法來源的藝術品和古董的空間,不幸的是,這種情形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有所增加。」《路透》指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文物走私呈爆炸性成長。貿易商品的數量增加,和因應新冠疫情所產生的繁瑣的檢查程序,成為海關在檢查貨物時的一大挑戰。

近年來,由於全球對於展示原住民遺骸的態度產生轉變,知名博物館已開始將遺骸運回原屬的國家,世界各地也有不少私人收藏家聯繫秘魯駐各國大使館,尋求將遺骸送回秘魯的方法;秘魯也積極與各國的外交管道合作收回遺骸。《路透》指出,仍有許多美國和歐洲的私人收藏家會透過非法途徑購買古文物或人類遺骸;世界海關組織也指出,社群平台上購買人類遺骸的市場,在過去十年越來越受歡迎。對秘魯政府而言,阻止走私貿易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秘魯與五個國家接壤,並有27個過境點。

《路透》指出,相對於不斷成長的人類遺骸黑市,秘魯政府缺乏足夠的資源來進行監管。儘管秘魯政府制定相關法規禁止盜墓活動,但並沒有安排足夠的人力去執行監管,像是墓地周圍並沒有人巡邏管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出並從事盜墓行為。在利馬國際機場,文化部將安全檢查工作外包給私人公司,他們在管制區設立X光機,一旦機器出現可疑物品提示才會請員工執行人工檢查,員工必須利用專業知識判定是否屬於走私,即便不涉及貪腐,這其實也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

秘魯文化部文化遺產修復部門負責人森度里昂(Evelyn Centurion)向《路透社》表示,政府正在與警方、總檢察長和外交等部門合作,對於文物掠奪施加更嚴厲的懲罰,他說道:「掠奪沒有停止。我們需要地方政府與地方當局更強力的合作,以防止這些非法行動。」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