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下特赦路透社記者 翁山蘇姬人權形象難再恢復

緬甸國務顧問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 (圖:取自緬甸國務顧問臉書)
緬甸國務顧問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 (圖:取自緬甸國務顧問臉書)


在全球新聞自由處境堪慮之際,媒體圈7日傳出難得的好消息。被緬甸當局羈押511天的路透社記者瓦隆(Wa Lone)與喬索歐(Kyaw Soe Oo)獲得特赦,終於獲得自由與家人相聚。然而緬甸實質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因這起事件而崩壞的國際聲望,難有再恢復的希望。

2017年12月,瓦隆與喬索歐在報導洛興雅(Rohingya)少數民族被殺害事件時,遭緬甸當局逮捕,法院並以兩人違反「政府機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的罪名判處他們7年徒刑。儘管有員警承認警方用秘密文件栽贓,法院仍駁回兩人的上訴。在國際社會不斷的譴責下,緬甸總統府7日宣佈特赦6千多名囚犯,其中包括瓦隆與喬索歐。

瓦隆:『(原音)非常謝謝那些幫助我們的人,還有我們在獄中時於國內外支持我們的人。』

遭到關押的瓦隆與喬索歐,雖然在入獄期間獲得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並且登上「時代」(TIME)雜誌封面,但也錯過了兒女出生等多個重要人生時刻。緬甸當局終於放人,官員表示是出於國家長期利益考量,也顯示緬甸對人權的尊重。

緬甸社福部長溫亞矣(Win Myat Aye):『(原音)我國真的尊重人權。我們名列尊重人權的國家,這就是為何我們已認可聯合國憲章。』

不過,這項說法恐怕難以博得國際認同。2017年8月,緬甸軍方對洛興雅穆斯林展開鎮壓,迫使大約74萬人逃到鄰國孟加拉。

緬甸在2015年結束數十年的軍事統治,由翁山蘇姬領導的文人政府掌政。但是,在聯合國認定緬甸軍方對洛興雅人進行種族清洗時,曾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翁山蘇姬並未替洛興雅人發聲。對於瓦隆與喬索歐兩人被捕,她也選擇閃避。儘管在緬甸國內仍受愛戴,但以翁山蘇姬在被軟禁多年失去自由時,國際對她的不斷聲援,對比如今在緬甸的新聞自由與人權遭壓迫時,她的沉默不語,翁山蘇姬過去塑造的人權鬥士形象恐怕是已一去難復返了。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