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肚痛難耐怎麼辦? 醫揭「大腸激躁症」應對方法:這些東西少吃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建議,患有「大腸激躁症」的民眾,少攝取咖啡因、奶製品、酒精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幫助。(示意圖/Pexels)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建議,患有「大腸激躁症」的民眾,少攝取咖啡因、奶製品、酒精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幫助。(示意圖/Pexels)

[周刊王CTWANT] 有時在壓力的圍剿下,許多民眾的腸胃易生異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由於腸道為人體的第二大神經器官,而台灣「大腸激躁症」的盛行率不低於20%,因此他建議,少攝取咖啡因、奶製品、酒精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幫助。

陳威佑在臉書發文指出,許多民眾會對壓力大導致的肚子痛難以啟齒,但據美國統計顯示,30%的美國人在一生之中都曾被大腸激躁症影響過,而此病在台灣地盛行率也不低於20%,儘管不危及生命,但在重要時刻鬧肚子真的不好受。

他透露,由於腸道是人類第二大神經器官,涵蓋的神經密度僅次於大腦,粗估大約有60億的神經細胞分布在大腸中,「醫學上,我們特別為這群神經細胞命名為『腸道神經系統ENS(Enteric nervous system)』,整體腸胃的蠕動與運作,就仰賴這群神經系統的支配。」

為什麼會大腸會鬧情緒?陳威佑表示,目前有2種常見的醫學論證,首先為「緊張的情緒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減緩腸道蠕動」,他解釋,人類的神經系統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一旦心情緊張,交感神經就會興奮,讓身體維持在隨時戰鬥的情況,「這時候,身體會減緩腸胃蠕動,但對於剛吃完餐點的人來說,餐點持續卡住不往下,就會有腹部悶痛的情形。」

陳威佑提到,其次是「緊張的情緒為讓周邊血管擴張,減少腸道血流」,他表示,當人類在面對壓力當下,身體周邊的血管擴張,以維持大腦、心臟、肌肉能擁有充沛的養分與氧氣去應對外界的變化;然而此機制的運作會犧牲腸道的血液,他坦言,「一般來說,腸道吸收養分就會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當血管供應不足時,消化就會變差,進而會導致腹痛不適。」

最後,陳威佑也提醒,如果腸道常常鬧脾氣,據目前的臨床建議,少攝取咖啡因、奶製品、酒精,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幫助;此外,他透露,除了大腸激躁症,像是「發炎性腸炎」、「大腸息肉」都可能會造成排便習慣的改變,「如果排便習慣一直沒有改善的人,還是要找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檢查一下。」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手腳冰冷全身抖 毒物專家怕爆:是不是被跟了
名嘴飛3.5萬英呎高空發感嘆文 機場亂象籲政府重視服務人才荒問題
剛交往女友精心打扮「如今變阿姨穿著」 男友崩潰:出門超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