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零食停不了!醫揭「情緒性進食」咀嚼減壓 小心熱量爆

不少人在壓力大的時候就想吃東西。(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不少人在壓力大的時候就想吃東西。(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不少人在壓力大的時候就想吃東西,不過醫生證實,這是有研究根據的,因為在「咀嚼」這個動作可以放鬆和釋放壓力,不過這種行為被稱為「情緒性進食」,也得要注意不要攝入過高的熱量、脂肪和糖分。

咀嚼口香糖可降低焦慮。(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咀嚼口香糖可降低焦慮。(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許多人在壓力大時,會傾向於吃零食,並不是因為真正的飢餓,而是為了通過「咀嚼」動作放鬆和釋放壓力。這種壓力大時,就想吃東西行為被稱為「情緒性進食」,它是一種應對生活下壓力的機制,人們通過吃東西,來處理負面情緒或壓力。黃軒分析,因為咀嚼的動作本身就有一定的放鬆效果,因為它可以分散注意力,減少緊張感,並且咀嚼時產生的聲音,還有「零食脆的口感和聲音」,可能會帶來滿足感,有助於緩解壓力。

同時,2016年卡迪夫大學在《臨床與轉化研究》期刊上發表了研究,當中研究人員表示「 咀嚼口香糖與減少自我報告的壓力和焦慮有關」以及研究也使用Trier Social Stress Task(TSST)來故意誘導壓力,發現咀嚼口香糖,可以降低自評的焦慮,尤其是在任務完成後和恢復期間。

黃軒指出,這研究結果強調了,「咀嚼口香糖,作為一種簡單且可行的壓力管理方法的潛力,它可以作為減輕一般人群和患者群體壓力的一種方式。」原因是因為,當我們咀嚼時,大腦中負責感知壓力的區域——比如說,雙側的上顳溝和左前島就會變得不那麼活躍。

2015年發表在《國際生物醫學研究》的文章,探討了咀嚼行為如何通過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和自主神經系統來幫助個體應對壓力。當中的HPA軸,是我們身體對壓力反應的核心部分,咀嚼行為被認為可以減少壓力感,因為它可能會減緩HPA軸的活動,降低與壓力相關的激素(stress hormones),如皮質醇。同時,它也可能促進自主神經系統中副交感神經的活動,這有助於我們放鬆和恢復平靜。

不過黃軒提醒,壓力大時,就想吃東西,也可能導致過度攝入高熱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長期來看可能對健康不利。因此,找到健康的應對策略,如適量的咀嚼健康零食、進行適度運動、練習深呼吸或冥想等,都是更好的選擇。建議選擇低熱量、高纖維的零食,如新鮮水果或堅果;也可以嘗試替代活動,如散步或短暫的休息,以分散對食物的渴望;練習正念冥想,專注於當下,而不是食物。

更多 TVBS 報導
女大生打臨時工!色老闆稱幫「按摩舒壓」 強制脫衣舔胸部
有片/疑距離過近!台中潭子爺載孫女捲聯結車輪 頭部變形亡
美考慮擴大限制中國取得AI晶片 彭博:避免陸取得「GAA」
以為是小鳥胃!台南女胸痛就醫 突見「胃跑到胸腔」扭轉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