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男孩》最殘酷的人情冷暖!巫建和體悟最底層的邊緣人生

《壞男孩》由游智涵執導,巫建和、黃聖球、黃湘婷、潘親御及鍾家駿主演,描述一群遊走在社會邊緣的少年故事。

很多時候,人生其實未必能有選擇,各種先天環境的挑戰與出生際遇的不同,都可能造成不一樣的結果,在更多的時刻,他們其實別無選擇,遊走在社會邊緣與罪惡角落的悲歌,其實暗藏著無以復加的沈痛。

而電影《壞男孩》,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壞男孩》是曾入圍多項國際影展肯定的新銳導演游智涵的首部長片作品,本片集結巫建和、黃聖球、黃湘婷、潘親御及鍾家駿等演員同台飆戲。

巫建和、潘親御、黃湘婷、鍾家駿及黃聖球。牽猴子
巫建和、潘親御、黃湘婷、鍾家駿及黃聖球。牽猴子

電影以深刻的青少年犯罪為題,藉由一樁綁架案牽扯出犯罪集團背後的真相。劇情描述,四名少年生長在失能家庭,家裡沒錢、也沒有保護他們的大人,卻因相同的成長背景聚在一起,成為彼此的家人。

某天,他們意外遇上逃家少女,眾人開心玩樂,少女甚至加入了他們一起行竊犯罪的行列,然而,隨著一次犯罪意外,哥兒們各有不同的訴求和立場,情況也逐漸失控。

用不批判的價值觀,著墨《壞男孩》的故事

導演游智涵以最深刻的角度著墨這群少年的故事。魯皓平攝
導演游智涵以最深刻的角度著墨這群少年的故事。魯皓平攝

《壞男孩》以青少年犯罪為題,描述四名情同家人的底層少年,他們既當車手盜領現金,更擅闖民宅搶劫、大庭廣眾下偷竊,還設局仙人跳,做盡各種壞事,不過這些為非作歹背後的殘酷,卻隱含許多人難以想像的無奈。

導演游智涵分享,《壞男孩》其實原本是一個關於高雄前鎮的計畫,那個舞台很特殊,有摩天輪、有海港,有很多特別的故事,剛好當時編劇有書寫了一稿,討論過後覺得劇本可以繼續發展下去,才開始了這段「一群男生」的故事。

《壞男孩》特別以不帶批判的角度著墨這群社會邊緣人的故事。牽猴子
《壞男孩》特別以不帶批判的角度著墨這群社會邊緣人的故事。牽猴子

為了探索《壞男孩》的故事核心,游智涵在田調的過程分別和各個基金會、少年隊合作,也特別到那些青少年經常聚集的地方觀察他們的生活,「但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太可能複製,所以我並沒有直接把田調對象的影子直接搬到電影當中,而是讓演員去認識他們的生活,再透過自己的吸收和內化,建立自己的角色個性。」

游智涵分享,其實在拍攝這個題材時,人們不免會帶著一個價值觀,去批判他們的狀態,像是當車手不好、當小偷不對,但他特別用一種不帶批判的方式和他們生活,這和他們實際相處起來,感受是差很多的。也因為《壞男孩》,他更了解不同人物的立場,看世界的角度也更開闊、想像都不太一樣。

巫建和首次當「大哥」,坦言《壞男孩》演出非常不容易

這是巫建和首次當「大哥」,他笑說非常不簡單。魯皓平攝
這是巫建和首次當「大哥」,他笑說非常不簡單。魯皓平攝

一直以來,被號稱「專演叛逆角色」的巫建和,其實在《壞男孩》中是第一次扮演一群群小混混裡面的大哥,他坦言這其實很難,因為要在一群人裡面扮演帶領別人的人,對自己來說真的非常遙遠,「突然要我變成一個大哥,其實是戲裡戲外,都要有一點改變。」

巫建和笑說,因為除了他以外,其他演員基本上都是比較年輕的演員,他們「毛病」很多,像是覺得起床太早、賴床,或是到了集合時間還非常沒有精神,「我就會覺得這樣不行,也因為劇本的影響,我好像在戲外也變成他們的大哥,就唸他們應該早點睡、不要這麼無精打采,找回正確的表演態度。」

巫建和分享,其實《壞男孩》裡面的小混混,和他的真實人生實在差太多了,所以他其實是透過《廢墟少年》這本書,還有相關的紀錄片、電影中的故事,套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這才知道,原來真的有人每天是這樣過日子,他們所要面對的挑戰和各種生活上的苦衷,其實都是外人難以想像的。

透過表演課磨合彼此,巫建和建立兄弟們的角色個性

這群兄弟們的感情深厚,全都是在表演課時培養的默契。牽猴子
這群兄弟們的感情深厚,全都是在表演課時培養的默契。牽猴子

巫建和為了更貼近角色,從開拍前就做足功課,更與其他演員密集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表演課,巫建和坦言,「真的沒這樣上過表演課,一天8個小時,幾乎每天都是滿的,以前從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不過他說,正也是因為表演課,才讓拍攝現場的感覺非常的順,因為在戲裡面,彼此是不是情侶、是不是朋友,他都會放大去檢視那個狀態,特別是當這群家庭狀態落差很大的一群人,彼此的氣質,還有那個認識的過程,其實都很重要。

「與其說是上表演課磨練表演,不如說是一起培養默契,我們也是那個時候變得更熟悉、對互相的狀態更加認識。」

巫建和分享,他花了很多時間在建立和角色的感覺,也許一開始沒辦法有共鳴,但每次建立的過程都慢慢把個性塑造出來,這是他很久沒有經歷過的事,特別是導演在讀本的過程會不斷詢問問題,對拿捏角色的感受非常重要。

《壞男孩》最深刻的感觸和無奈

《壞男孩》導演游智涵與巫建和。魯皓平攝
《壞男孩》導演游智涵與巫建和。魯皓平攝

導演游智涵強調,在拍攝這部電影之前,他對這個世界的想法比較單一,覺得努力就能成功、用心就能被看見。但拍攝這部電影之後,才真正意識到,這世界有一群少年,從出生就輸在起跑點上,他們不用煩惱選擇,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得選,這是他們生活的日常。

有時候,什麼是「壞」,什麼是「好」,而這群少年們只是順著自己的條件去經歷每一天,也許他們本質善良,只是被社會推著走、他們想要生存,所以不得不犯罪。「透過這部片,如果我們都能去經歷一段我們沒有想過的人生,那我很滿足。」

游智涵坦言,這些少年被迫走在一個最艱險的道路上,但他們其實不會想要翻轉,因為他們沒有翻轉的邏輯,「我們常規的想像,也許是透過唸書、取得好學歷後找個好工作,但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唸書,每天想的也許只是賺不賺得到錢、能不能生活得下去。」

他說,這些遊走在犯罪邊緣的少年們,其實很容易被詐騙集團利用,他們收入高、刑期低,加上因為未成年所判的罪又不重,其實是個「很划算」的事,社會上真的也有一批青年,專門都在做這些事。

觀察遊民、用有限預算生活:《壞男孩》體會真實人生

導演特別安排演員們用最拮据的方式體驗這群少年的生活。牽猴子
導演特別安排演員們用最拮据的方式體驗這群少年的生活。牽猴子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片中的成長背景與演員現實有不小的落差,黃聖球和鍾家駿還一起到龍山寺附近觀察街友,平時就很喜歡觀察路人的黃聖球,待了超過一小時,就為仔細地觀察他們說話口氣與肢體表現;從小在蘭嶼生活的鍾家駿坦言以前比較少注意到街友,透過觀察他能更細膩地勾勒角色性格。

片中壞男孩們為了生活偷拐搶騙,在毫無選擇的窘境下,不惜代價作奸犯科,呈現底層少年迫於無奈走上不歸路的辛酸血淚。游智涵表示,這樣的形象及生活樣貌其實離他們很遠。為了更貼近角色,演員們更收到指令要挑戰只用500元生活費過一週,但巫建和笑說,「我直接宣告失敗,真的太難了。」

《壞男孩》的故事非常深刻且震撼。牽猴子
《壞男孩》的故事非常深刻且震撼。牽猴子

游智涵還說,拍攝《壞男孩》時,執導小演員們的群戲非常難,特別是要顧及那麼多演員、不同的角色,每個人要找到自己的主軸也不容易,如果一個人不對、又要重來一遍,「那其實是個很可怕的循環,同樣的鏡頭可能要重複拍好幾次,他們很辛苦、又要顧及每個人的戲,是體力上極大的考驗。」

巫建和為了角色做了非常多的準備,他坦言這角色跟他的生活實在太遠了。魯皓平攝
巫建和為了角色做了非常多的準備,他坦言這角色跟他的生活實在太遠了。魯皓平攝
《壞男孩》劇照。牽猴子
《壞男孩》劇照。牽猴子
《壞男孩》劇照。牽猴子
《壞男孩》劇照。牽猴子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陽光普照》:我們可以感受到光明,但真正的陰暗,才是你我忽略的瘡疤
藍正龍:真正的友情是一輩子的,世上也只有友情可以戰勝愛情
演活現代都會女子的酸甜苦辣!《台北女子圖鑑》最引人入勝的5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