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怕濕冬天怕乾...「濕疹」一直復發怎麼辦?中西醫教你這樣做


異位性皮膚炎、富貴手、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濕疹」原來有這麼多種?陳家駒中醫師解釋,醫學上多用「濕疹」泛稱發紅、癢疹、脫屑、表皮組織液滲出、皮膚苔蘚粗糙化等症狀的病症,依好發族群和病因不同而有診斷名詞的差異,但致病的可能風險因素和治療關鍵卻有許多相似之處。

像手指腳趾側邊冒出一顆顆很癢的透明小水泡「汗皰疹」就是濕疹的一種,而且有些人的汗皰疹容易在春末及夏天發作,致病原因現仍不明,除了換季,也可能因為情緒或壓力導致惡化。中醫則認為由於體內濕氣代謝出問題,加上長時間吹電風扇與待冷氣房,易使體內濕氣無法排除,所以汗皰疹更好發於體質較濕的族群四肢末梢。不過皮膚科醫師林旻憲提醒,黴菌感染和乾癬最常被誤認是汗皰疹,需要透過顯微鏡皮屑檢查或是皮膚切片才能分辨。

另一項常見的困擾——脂漏性皮膚炎,會讓人一直有頭皮屑且頭皮會癢癢的。皮膚科專科醫師楊慶升提到脂漏性皮膚炎也屬於濕疹一員,好發頭皮、眉毛、鼻翼兩旁、耳朵等,症狀是會發紅、甚至是厚厚的黃色塊狀結痂。

「濕疹」超多種類又難伺候!冬天怕乾、夏天怕濕的皮膚怎麼顧?

濕疹是指皮膚出現發炎的反應,慢性且具復發、緩解性,不會傳染。常見症狀有皮膚乾燥、紅腫、瘙癢、突起丘疹、有水泡,且水泡破裂時會滲出液體,有時還會伴有結痂、脫屑、龜裂或滲血等情形。

引起濕疹的原因很多,包括吃穿用度和環境:

1. 食用或接觸到毒性物質或已知的過敏原。
2. 接觸到刺激性物質,例如:化妝品、染劑、清潔劑或化學物質等。
3. 過敏性體質或暴露於環境刺激,例如季節的溫濕度變化。

濕疹很「難搞」,不是太乾也不是太濕,而是脆弱——不只夏季濕熱,冬季低溫也會使血管收縮,且因空氣乾燥,皮膚含水量降低,變得粗糙無彈性,易生裂紋及落屑,所以受濕疹之苦的皮膚是冬天怕乾、夏天怕濕。

濕疹癢起來,千萬別抓、拍、或刮,以免引起更多的發炎反應,建議沖冷水或用濕毛巾冷敷減緩,降溫後擦上保濕的乳液或乳霜保護皮膚。藥膏或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只能減輕急性期的發炎反應,更重要的是日常保養:

1. 攝取足夠水分,洗完澡、睡覺前、出門前補充保濕劑(乳液或凡士林等)。
2. 剪短指甲,避免因癢抓出傷口造成感染。
3. 洗澡避免用肥皂,水溫不宜過熱,應避免泡澡或洗澡時間過久,也要避免去烤箱或三溫暖。
4. 開冷暖氣時可放盆水調整室內濕度。
5. 作息保持規律,外出時應適當防曬。
6. 穿著寬鬆棉質的衣物,避免化學纖維及毛織品摩擦皮膚。
7. 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例如洗碗精、洗衣粉、漂白水、有機溶劑等等。

飲食上也必須忌口,避免如海鮮蝦蟹類、夏天盛產的芒果、荔枝、鳳梨等水果,草菇、洋菇、羊肉、酒、汽水、甜食、咖啡,還有生冷及烤炸類上火食物,所以麻辣鍋、薑母鴨也要盡量少碰為r妙。

濕氣排不掉就容易誘發濕疹!中醫教你去濕的日常保養術

人體無法吸收的油脂及廢棄物形成的體內濕氣,原本應循泌尿道或是大腸排出體外,但因泌尿或排泄器官功能出問題無法正常排出,就會造成濕疹;或是脾胃功能不振,無法正常代謝,以致濕氣只能透過皮膚排出,若皮膚毛細孔閉鎖、不正常代謝便會誘發濕疹。

台北馬偕醫院中醫師周慧雯教你檢測體內是否有濕氣:

1. 胃口:常見炎炎夏日時食慾差、食量小易腹脹,伴隨反胃感,整天自覺疲倦無力感,怎麼睡都睡不飽,渾身懶洋洋、不對勁等。
2. 舌頭:舌苔較偏厚膩,往往是體內濕氣的表現。
3. 排便:排泄物偏稀軟黏膩,或排便完常常自覺有餘便感,衛生紙擦不乾淨等。

治療上會以「袪濕」優先,因為中醫認為濕疹主要是風、濕、熱引起。清代《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中概括了濕疹的病因病機是「由心火脾濕受風而成」。因此,高溫濕氣重的夏天容易引發濕邪和熱邪;蝦蟹類海產、芒果、荔枝、鳳梨等容易引起食物敏感的飲食,導致濕邪從體內而生;心主血,加上體質心火旺盛,導致血熱留於體內,而熱邪又會讓皮膚特別癢。

高雄榮總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彩鳳便提醒,汗皰疹、汗疹(痱子)、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濕疹疾病,在盛夏常見易發作或加重,針對不同類型則有不同重點:

1.風熱型:患處容易發紅、灼熱感,遇熱易發癢,飲食需特別避開燥熱、油膩。
2.濕熱型:患處易起水泡、常伴有糜爛、 流水;多食用利濕排水的食材。
3.暑濕型:患處常為鮮紅色丘疹,亦伴有小水泡。盡量待在涼爽的環境中,避免汗出過多或悶熱。

濕疹患者可多服用清淡且清熱解毒的食材,例如紅豆、綠豆、蓮藕、赤小豆、薏仁、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瓠瓜、甜菜、金針、水芹、荸齊、菊花等等,在皮膚搔癢的急性期食用幫助緩解,或是四神湯也能祛除體內的濕氣。

夏日自製清熱去濕「手搖飲」

1.利濕茶

材料:白朮2錢、茯苓2錢、白蘚皮1錢、陳皮1錢、薄荷1錢、水500CC
作法:在500CC的滾水中加入上述材料煮10分鐘,薄荷後下,將藥渣濾出,再依個人喜好酌量加入蜂蜜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注意:脾胃虛寒者需慎用

2.紫蘇烏梅茶

材料:紫蘇1.5錢、草決明1錢、陳皮1.5錢、麥冬2錢
作法:材料先以清水漂洗去除雜質,加入1000CC水滾後,小火煮10-15分鐘。
功效:疏風解熱,消脂除濕,促進排便。
注意:胃潰瘍、腸胃炎症者不宜飲用。

平時也可煮薏仁紅豆水食用,具清熱利濕功效,但孕婦、經期或手腳易冰冷者也需慎用。另外,中醫師也推薦平常可以多做穴位按摩:

1. 曲池穴:屈肘,當肘彎曲橫紋盡頭處,促進調節脾胃、止癢祛熱
2. 足三里穴:膝蓋下3寸(約四橫指寬)、脛骨旁開1寸(一橫指)處 ,促進腸胃消化、健脾利濕。

最後還有一招「藥浴」——祥寧與祥同中醫團隊的楊佳霖醫師分享,將苦參根、蛇床子、黃柏、百部、蒼朮、地膚子、白蘚皮、土茯苓等煮成湯汁泡澡,也可用毛巾沾湯汁擦洗,去除皮膚受到濕熱因素的損害。

資料來源:
好癢的小水泡,醫師教你擺脫汗皰疹
濕疹!到底是皮膚太濕,還是皮膚太乾?讓醫師來解答!
認識濕疹與汗皰疹
濕疹之照護
脂漏性皮膚炎:不單純的皮屑與搔癢?
太濕或太乾-1 認識各種濕疹
濕疹皮膚癢難受,中醫「換膚方2.0」來解決
高雄榮總醫訊2019年6月-中醫專欄-盛夏常見濕疹之中醫保養法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呂宇真

更多良醫文章
過度勞累恐引發「暈眩症」! 中醫師教你:按壓7穴道搭配4中藥,調理身體治好暈眩
肌力才是你的真實年齡!這個動作做不到2分鐘,你的肌肉可能比阿公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