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9月底前將關堺10代線 明年電視面板估計減供近500萬片

日媒報導,夏普堺工廠將在9月底前停止運作。
日媒報導,夏普堺工廠將在9月底前停止運作。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鴻海轉投資日本夏普決定,旗下生產電視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10代面板廠堺工廠將在9月底前停止運作。SDP主要生產電視用LCD面板,工廠停產意味著日本不再具備生產大型面板的能力。研調機構集邦科技預估,夏普堺10代線關閉,將影響明年電視面板供給量。

報導提到,在LCD面板業務低迷之際,這是夏普削減成本所採取措施的一部分,夏普還考慮將其位於日本三重縣和其他縣,生產智慧型手機中、小型面板的工廠的工程師,調往Sony的半導體企業,期望藉由縮小業績持續不振的液晶面板事業、改善獲利。

夏普在2009年創立SDP,投資了4.3億日圓(約新台幣8911萬元)左右。然而由於SDP業績惡化,夏普在2012至2016年陷入財務困難。在止於去年3月的會計年度,夏普為LCD面板業務提列了1884億日圓(約新台幣390億元)的資產減損,主要來自SDP的生產設施。

報導指出,隨著電視面板業務持續虧損,夏普已決定在9月停產,目前也有足夠的庫存,滿足對電視製造商客戶的供給承諾。先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盛讚夏普是全球強大品牌,郭台銘多次飛日本主導收購案,但因日方反對聲浪大,郭台銘決定先以個人名義投資,成為堺工廠的大股東,再主導鴻海收購夏普。

最終鴻海於2016年以5890億日圓(約新台幣1220億元)天價,取得66%股權入主夏普,創下日本百年電機大廠,被外資企業收購的首例,也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併購價金。不過全球面板業這兩年虧損累累,堺工廠2022年併給夏普後,由夏普承受這虧損,鴻海因為尚持有夏普股權,也須認列轉投資虧損。

集邦分析,因夏普的堺10代線工廠100%用來生產液晶電視面板,產線關閉後,將影響2025年電視面板供給市場,預估整體液晶電視面板明年將減少近500萬片,占整體液晶電視面板供給比重2%。夏普為42吋電視面板的單一供應商,預計未來該尺寸需求將轉往40吋或43吋。

集邦說明,過往客戶對於60吋和70吋電視面板的需求均為節慶促銷,但近幾年客戶陸續減少兩種尺寸布局,市場規模已收斂。以60吋觀察,集邦預估堺10代線關閉後,市場將轉往58吋或是供應較足的65吋發展。而70吋市場,由於彩虹光電已在該尺寸有一定供貨基礎,預計在夏普結束生產後可望獲得轉單需求。

集邦認為,堺10代線的關閉對於產業供應鏈也引發一定程度的影響,堺10代線今年的客戶組成主要以兩家韓系品牌和兆馳為主,產線關閉迫使客戶重新檢視並分配自家面板採購規劃。如三星電子原計劃降低對中國大陸面板廠的依賴,但在堺10代線關閉後,2025年將增加對中國大陸面板廠的採購量。

此外,集邦表示,除夏普堺10代線,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樂金顯示(LG Display)廣州廠的後續走向,不排除對於面板產業再掀起一波洗牌效應,對於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的電視面板市場供需勢必也將重整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