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來襲...氣溫飆至39度!40年經驗中醫師:「吃對」就能防中暑、熱傷害

進入6月台北氣溫已飆升到36度,要如何預防中暑或熱傷害呢?(圖片來源/photoAC)

今年的夏至在6月22日正式到來,不過最近台北氣溫已飆升到36度,花蓮日前甚至出現39度高溫,炎熱的溫度讓許多人大嘆吃不消,走在路上不到幾分鐘便是滿頭大汗。

任何人身處高溫環境都可能引發熱傷害的風險,什麼是熱傷害?熱傷害是指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統稱。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其中以熱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

做好預防熱傷害的準備,才能安心度過漫長夏日。不過,該如何預防中暑或熱傷害呢?中醫有哪些妙招能預防?

40年經驗中醫師:「吃對」就能防中暑

問到中醫有哪些妙招能預防中暑?有40多年經驗的的廖姓中醫師,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先強調,「其實光光飲食就能預防改善!」

廖中醫師表示,其實早期台灣社會很多夏天的蔬菜水果都很清涼,「用鹽巴簡單炒一炒或煮湯,就對身體很好了,當然也因為早期比較沒有農藥的問題,但很重要的一點是過去的人都有按照季節、跟著24節氣在吃。」

那麼有哪些夏天當季的食材是可以多吃的呢?廖中醫師舉例,夏天的菜大多是寒涼的,可以清熱解毒,裡面也富含許多電解質,像空心菜、絲瓜、葫蘆、瓠瓜、冬瓜、黃瓜、竹筍等

廖中醫師指出,現代人因為飲食西化,「大家比較不重視寒熱溫涼的問題,所以生理時鐘有點亂掉了。且台灣因為農業技術進步,會強調很多作物不在產季也種得出來,但在不對的季節不吃當季的食物,長久下來對身體會有負面的影響。」

咖啡和這「3種辛香料」夏天少碰為妙!

若沒有按照節氣吃,長期下來對身體會有哪些負面影響?

廖中醫師表示,身體會熱、長濕疹、青春痘、皮膚癢、牙髓發炎等,「濕跟熱很容易產生問題。」另外,他也提醒,在夏天這麼熱的狀況下,咖啡、胡椒、辣椒、大蒜等熱性食物也盡量不要碰,「咖啡即便是冰的,但因為屬性還是熱的,喝在嘴巴是冰的口感,到肚子裡面還是熱的。」

那麼中醫建議夏天可以喝哪些飲料?

廖中醫師表示,民間流傳可多喝青草茶,「但我比較推薦荷葉煮水,還有在海邊長很多蔓荊子,以前漁民在夏天時都會拿蔓荊子的葉子曬乾後煮水喝,因為他屬性比較寒,就是最棒、解渴的夏日飲料,不過冬天就不能喝。」

台灣地處亞熱帶,到了夏至,許多水果紛紛應節上市,如荔枝、芒果、鳳梨、西瓜、香瓜、哈蜜瓜、葡萄等,味道甜美,水份豐富,正是夏天最可口的水果。此時之蔬菜,葉菜類多已過時,雖有空心菜獨霸,其他除了竹筍外都是瓜果類,如:冬瓜、絲瓜(菜瓜)、苦瓜、南瓜(金瓜)、瓠瓜、茄子、菜豆等。廖中醫師強調,「其實吃真正在夏天產出的蔬菜水果就夠了。」

旁人中暑該怎麼辦?預防熱傷害3要訣

若是發現有人中暑,旁人該怎麼做?

北醫附醫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趙君傑表示,應立即把病患移到陰涼的地方,移除身上過多的衣物,並以溫水擦拭或是以灑水方式幫助降溫。「可將冰冷的毛巾敷在患者的頸部、雙側腋下及鼠蹊部,若病患沒有出現噁心嘔吐或意識不清的症狀,可以協助補充濃度在0.1-0.2%的食鹽水或運動飲料來補充水份及電解質。」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也提醒民眾,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下,並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

1、保持涼爽

(1)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

(2)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

(3)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可到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

2、補充水分

(1)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 C.C.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

(2)可吃適量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

(3)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3、提高警覺

(1)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

(2)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3)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6小時。此外,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行動。

王英偉也再次提醒,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更多信傳媒報導
人物》國王新衣裡的屁孩 邵之雋:金融幫拿好拿滿 金融業吃人不吐骨頭也是剛好而已..
美中貿易戰硝煙未散 疫情恐再次衝擊中國製造業
當資源遇上顧客:誰優先?百視達與Netflix的選擇

【熱爆了!】
👉涼夏大作戰!特搜快速降溫神器
👉品牌冷氣大賞 下單送豪禮
👉由內涼到外!涼感衣物超下殺
👉防曬良品出遊!不怕太陽曬傷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大學生數年減1.5萬 教育部:109學年跌破百萬人
台北上河圖 記錄百年共同回憶
十年完成「台北上河圖」 姚任祥記台北人的一世紀回憶
切洋蔥如何不流眼淚?婆媽傳授「2神招」
天熱!電池爆開漏液 專家:二氧化錳液「熱漲」

【全民養肺】專題報導
台灣22縣市肺癌地圖 首度完整大公開
肺部健康小測驗 你的肺知識及格嗎?
肺部健康1分鐘自我檢測 壞習慣你中幾個?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正視台灣新國病
健康肺知不可 長庚胸腔科醫師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