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威脅嚴重 臺灣原生八哥野外族群減

外來種威脅嚴重 臺灣原生八哥野外族群減

遊客到臺北市立動物園的鳥園珍禽區,可以看到一隻臺灣原生八哥「小八」,熱情地和遊客打招呼,動物園表示,八哥是臺灣原生鳥類,不過野外族群正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透過野鳥協會的救傷,被送到動物園收容,動物園未來會與野鳥協會等相關單位合作,在動物園進行臺灣原生八哥的繁殖復育計畫。(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遊客到動物園的鳥園珍禽區,可以聽到八哥 「小八」, 跟你說「哈囉」、「你好」打招呼,其實「小八」 是臺北市野鳥協會救傷的個體,因為和人太過親近而不適合野放,去年5月轉送到動物園收容,保育員發現「小八」一點也不怕生,非常喜歡跟遊客互動。雖然目前動物園只有「小八」1隻臺灣原生八哥,不過未來動物園將和臺北市野鳥協會及相關單位持續合作,希望透過救傷收容計畫,讓本土八哥也能在動物園內進行復育。

動物園表示, 屬於臺灣特有亞種的八哥「小八」,評估應該是遭人類棄養或自籠中跑出來,所以和人很親、也會學人說話;看到每天照顧牠的保育員還會飛快的站在肩上。只要遊客在展場前呼喚「小八」,牠也常會熱情的回應「哈囉」、「你好」。動物園歡迎大家來找「小八」聊天,但請不要拿食物餵牠。

保育員表示, 八哥在臺灣原本是普遍的留鳥,由於受到外來種八哥的競爭威脅,近年來在野外快速減少,農委會於2008年將臺灣原生八哥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 臺灣原生八哥嘴喙為象牙白色,其餘外來種八哥嘴喙都是黃色。看過珍禽區唯一的臺灣八哥「小八」,您會驚訝的發現不論田邊、屋角、電線桿、高速公路護欄還是紅綠燈桿,看到的八哥幾乎都是黃嘴的外來個體。 八哥的聲音婉轉,又會模仿鳥和人的聲音,卻也因此成為寵物市場的常見物種。原本從東南亞及南亞各地進口作為寵物的白尾八哥及家八哥,由於不當放生、棄養或逸逃等原因入侵臺灣的野外環境。外來八哥擁有雜食、群聚、適應都市環境,例如能就近利用路燈杆做巢,加上全年都可繁殖,甚至對本土八哥「鳩佔鵲巢」,因此在生存競爭與族群數量上占盡優勢,嚴重影響臺灣原生八哥的族群存續。(照片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