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魚種大規模繁殖危害生態 泰國祭賞金半年捕獲130萬公斤
廢水處理池中大片的死魚漂浮在水面上,這些魚就是泰國現正進行全面剷除的黑頦帚齒非鯽。法新社報導,黑頦帚齒非鯽是來自西非的魚類,疑似在2010年由泰國食品龍頭企業正大食品集團由非洲迦納引進。
當時的業者共引進2千條魚,並宣稱已經妥善處理這種外來魚類,但是2年後,泰國各地的淡水流域,包括正大食品集團實驗室所在地,都發現了這種魚的野生蹤跡。
泰國漁民汗望說道,「當我們添加更多蝦苗養殖時,卻無法抑止黑頦帚齒非鯽的增加,牠們繁殖得這麼快速,狀況比以前糟糕很多。」
由於黑頦帚齒非鯽在淡水、鹹水中都能生存,且一次生產的魚苗多達500條,繁衍相當迅速,加上牠們的主食是小魚、蝦和蝸牛幼蟲,這些都是泰國重要的水產養殖資源。
目前泰國全國已有17個省份發現這種外來魚類,嚴重影響境內的生態系統跟水產經濟,到目前為止,估計經濟損失至少100億泰銖(約台幣95億元)。
泰國漁業部認為,這些外來魚可能是從實驗室逃脫的,但也不排除遭不法人士走私入境可能。為了遏止魚群持續繁衍,泰國政府7月宣布將撲殺黑頦帚齒非鯽當成國家優先處理事項,鼓勵民眾加強捕撈,並給予1公斤15泰銖的撈捕獎金。
從今(2024)年2月起到8月下旬,半年內全國就撈捕、撲殺達到133萬2千公斤,其中59萬公斤來自一般河水流域,74萬3千公斤則是在養殖水池中。
此外,當局還對魚進行基因改造,讓魚群只能生產出無法繁衍的後代。但專家仍認為要根除這種外來入侵物種非常困難。
泰國有外來種魚類危害生態難以滅絕,同在亞洲的日本卻宣布,已將危害生態的外來種生物撲殺殆盡。
日本環境省自然環境局長植田明浩說道,「我正式宣布,已經將貓鼬撲殺殆盡。」
日本政府表示,外來種的貓鼬,是45年前為減少鹿兒島縣奄美大島上帶有劇毒的蛇類,因此才引進的生物。
不過在毒蛇減少的同時,貓鼬也繁衍迅速,最高峰時期總計數量有達到1萬多隻,並且多次襲擊、殺害被列為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的瀕危物種奄美黑兔,差點造成奄美黑兔滅絕。
為此,日本環境省在2005年將貓鼬指定為外來入侵物種,並開始推行撲滅運動。過去6年來,奄美大島上579個感應攝影機都沒有拍到貓鼬蹤跡,也沒有居民捕獲貓鼬,因此官方正式宣布,貓鼬已經在當地滅絕。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用錯生物防治引進外來種貓鼬 日本耗時近25年根除
泰國鱧入侵玉里生態池 順秀姑巒溪流入源頭整治不易
泰前員警闖托兒所濫射 釀34死含23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