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護台灣|8大強國搶投資,新護國神山來了!

文/李玟儀、黃靖萱

這是台灣迎來「大轉骨」的一年!

艾司摩爾的無塵室裡,年輕工程師正在製造的搬運夾取器,會搭載在賣往世界各大晶圓廠的機台裡,台灣,正成為他們在荷蘭以外的製造中心。(攝影者/程思迪)
艾司摩爾的無塵室裡,年輕工程師正在製造的搬運夾取器,會搭載在賣往世界各大晶圓廠的機台裡,台灣,正成為他們在荷蘭以外的製造中心。(攝影者/程思迪)

兩岸關係緊張,但過去4年,外資投資台灣的平均金額,卻比過去20年高49%!除了半導體,科技、製造業,甚至服務業等外商,在台灣滿地開花。從北到南,連過去難招商的彰化濱海、宜蘭冬山、花蓮紅葉村一帶,都有他們的蹤影!

為什麼《經濟學人》口中「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大家還要來?甚至還把全球最重要的布局,放在台灣這個小島?他們,會成為新的護國神山?

本刊團隊全台追蹤,從一個個人才、薪資、企業升級現場,看頂尖外商將如何翻轉你我未來十年的工作型態⋯。

這是「30年來台灣最難得的投資機會!」說話的人是李俊隆,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他背後代表的,是德國有354年歷史,在全球67國有營運據點的老牌製藥與化學材料商默克。

去年底,該公司宣布,未來5到7年在台擴大投資,金額上看新台幣170億元。而且,台灣將是全球僅見、最完整的產線。

過去,默克高雄廠只生產半導體沉積材料,但這次投資,他們要把半導體關鍵的4大領域材料全拉到台灣生產,成為該公司全球首座半導體材料生產暨研發中心。這基地,未來將生產包含比奈米等級還精細的「原子級」材料與供應系統。

不只默克,包括美國半導體材料商英特格(Entegris),這間市值約合新台幣4800億、比日月光還高的企業,也正將他們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與製造中心放在台灣。

為什麼持續投資台灣?荷蘭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全球卓越創新中心資深總監趙中榛說,因為台積電這個最先進的客戶,就在台灣,「它動作最快,我們要跟著它成長。」

經濟部長王美花受訪時說,現在許多半導體產業外商都主動要來,「比如它原有80分的技術能力,跟台積電合作後,會變成90分,它不來,別人搶著來。」

當最頂尖的技術都在台灣,不僅半導體商來,下游的硬體廠商,甚至主攻消費的零售與服務業也會來。因為當經濟變好,台灣越多人領高薪,消費力自然變強。

綜合國際貨幣基金(IMF)、台經院等研究單位預估,台灣人均GDP最快在今年、最遲3年後,就可能超越韓國,站上逾4萬2800美元。

採訪這天,我們來到林口。艾司摩爾,這個全球最先進半導體設備商,過去5年在台採購金額翻倍,而它的林口廠區還準備再擴建。

在這邊,員工年薪超過20個月、破百萬只是基本款,一個新進人才入職18個月內,他們更會花上超過600萬元的成本培訓!

外商在搶人,也逼得台廠得拿出更優渥的條件留才。

「外商投資台灣有個非常重要的事,就是改變低薪!」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認為。當科技業給越多,傳產、服務業也得加錢留人,「它不能只調1千、2千,得要5千才留得住人,這對年輕人薪資有正向影響。」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20年國人平均月薪逾5萬4300元,比2018年全年平均成長3.7%。而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同期間,韓國年薪增長則為0.8%。

加薪只是開始,接下來,他們對台灣公司的技術轉移,才是關鍵。

全球最大能源基建基金——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在台投資成立的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製造副理潘昶廷,過去兩年工作地點不在CIP辦公室,而是駐守在他們的合作夥伴——鋼骨結構工程廠世紀鋼鐵結構(簡稱世紀鋼)的台北港工廠。

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將風力發電機樁的大型鋼構委外給世紀鋼,為此,CIP不僅派潘昶廷協助,還讓歐洲品管負責人馬克來台,手把手帶著世紀鋼磨出第一根合格的產品。

這樣的密集訓練,讓世紀鋼營收從2019年投入離岸風電前,僅約24億元,去年已突破百億,毛利率也從15%成長到超過25%。未來,世紀鋼甚至可能跟著CIP征戰亞洲各國,從賺製造財,進階到賺顧問費。

外商的技術、視野,正外溢到台灣各領域的企業,甚至讓個人的能力與薪資提升。「對台灣而言,這是一個發展高階製造的時代,」王美花說。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解釋,「台灣許多企業習慣壓低成本、低價搶單做生意。」而有資金、技術的外商,能打破負向循環,「現在,真的是機會來了!」

隨著台灣跟外商的連結更緊密,它帶來的益處不僅於薪資與工作機會,甚至,一個升級版的「矽盾(編按:澳洲記者Craig Addison 2000年提出,認為台灣若面臨武力威脅,半導體產業會成為最好的防護)」也正在成形。

如今,這層防護不再只有台積電,這些來自美、德、荷、法等國的外商,也都將成為台灣的新護國神山!

然而,外商投資也有殘酷面。一位頂尖外商高階主管不諱言,如果台灣「五缺」未能改善,且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實力若被韓國或美國追上,那一切很可能翻轉。甚至,個人若沒跟上這波升級潮,就可能被擠入M型化的另一邊。

未來十年,能搭上這班成長列車的個人與企業,薪資躍升速度會很明顯。你準備好上車了嗎?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787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2022會成為CEO失業年?最怕的不是疫情,是供應鏈危機和數位化!
當餐廳營運走下坡⋯王品前執行長:此時該對顧客「更慷慨」!為什麼?
日經中文網》日本人買iPhone像割肉⋯日圓狂貶加速貧困化
如何識別高潛力人才?聯強總裁杜書伍:有這3種能力的人就值得培養
台積電10年,只存到「半桶金」?工作致富的一個硬道理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