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銀行在大陸的繁華不再

旺報【丁學文╱上海金庫創投管理合夥人】

上海浦東陸家嘴的天際線總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排立一側的外商銀行招牌更是一如往昔的閃閃發光,但近年來,外商銀行在大陸的業績卻是不斷下滑。隨著大陸市場進入另一個不同發展階段,外商銀行也走到了另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外商銀行在大陸業務的窘境有多嚴重,經營資料最能說明問題。大陸銀監會去年8月初公布的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5年底,在華外商銀行資產總額2.68兆(人民幣,下同),下降了3.94%。實現淨利潤153億元,則硬是減少了44億。從2007年大陸實施《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來,銀行業便向外商銀行敞開大門,這在當時被形容為銀行業狼來了。然而時過境遷,狼沒能逐鹿中原,倒是發生了此消彼長的變化。隨著中國的轉型、一帶一路的開展及十二號文的公布,外商銀行紛紛重整旗鼓再出發,台灣諸金控是該逐鹿中原?還是轉進南蠻?世界局勢總紛紛擾擾,但我知道一旦大勢底定,一切都將為時太晚。

台灣的金融機構要有心理準備把當前的投入或虧損當作進入大陸市場的入場費及品牌宣傳費,放棄過往的兩岸紅利依賴症,還得明白時間稍縱即逝,機會不會留給只會等待的人。

台灣觀點

除了富邦金、開發金少數幾家,我知道大部分的台灣金融機構都無奈的暫緩了大陸的業務拓展。事實上,還在大陸市場的外商銀行,在客戶基礎、通路成本方面確實已沒優勢,所以紛紛在跨境金融、全球資產配置及財富管理業務想方設法建立獨特優勢。

不能否認,在大陸的銀行業爭奪戰中,中資銀行贏得了主動權,中資銀行的迅猛崛起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在中國市場式微的外商銀行,對於迫切渴望全球化的中資銀行來說,仍然有其過人之處。僅以匯豐銀行為例,匯豐在13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4400個分支機搆。相比之下,全部中資銀行僅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近1300家分支機搆,這些全球化的布局會是大型外商銀行下階段的制勝法寶,但相較之下,曾經仰仗著外資招牌的台灣諸金控,在規模、人才、全球布局都已落居後段班之列,難怪在兩岸紅利不再的今天,紛紛被迫不如離去。

十年開放 外商銀行潰敗

猶記十年前,我很多同學被香港獵頭源源不斷的電話說服,紛紛進入熱火朝天的大陸金融市場。彼時,中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逐步開放國內金融業。一時間,大批國際知名的金融機構紛紛摩拳擦掌,招兵買馬的進入這個未來的全球最大市場。而當時大陸國有大行剛接受了政府剝離壞帳和注入資本等大手術,以此改善資產負債表,從壞帳率一度高達30%至40%的危局中走出,而銀行管理更是全面落後。

然而,十年過去了,幾大國有大行已迅速把握時機增加規模,成為了不輸大型外商銀行的超大規模。而外資金融機構的經營則變得舉步維艱:如果你現在用百度搜索外商銀行四個字,你會發現跳出最多的就是經營困境四個字。

外商銀行的潰敗原因很多,總結我自己的觀察,首先,外資喜歡用望遠鏡來觀察市場,當然發現不了本地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業務機會。例如大陸銀行主推的無抵押個人貸款業務,面向公務員、事業單位、大型國企等吃國家糧俸人群的細分市場,外資金融機構就永遠看不懂。無抵押貸款本來是高定價、高回報、同時高風險的貸款業務,但由於選對了細分人群,結果就變成高定價、高回報、同時低風險的貸款業務了。

另外在財富管理方面,外資金融機構同樣兵敗如山倒,過去十年,得益於2008年之後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大陸採取了四萬億刺激計畫,社會上需要大量配套融資,讓大陸銀行業衍生出來全球獨一無二的理財業務。而且在經過十年的發展後,大陸社會上的個人存款全部趨於理財化,當今中國式的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已經到了30多兆人民幣,外商銀行不但看不懂,也完全不敢涉足,只能眼睜睜看著它野蠻長大而莫可奈何。

拋開過去 展望新的未來

不過,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十年時光讓外商銀行從雄心勃勃到如今的聲音逐弱,大陸監管與外商銀行都在不斷反思。雖然外商銀行在零售業務上競爭不過中資銀行,但大家已經意識到找準自身定位的重要。幾乎每一家外商銀行都在中國市場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拳頭業務。最近,銀監會12號文就宣布了對外商銀行監管的繼續鬆綁,明確了外商銀行可以與母行集團開展內部業務協作,為走出去的企業在境外發債、上市、併購、融資等活動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外資法人銀行可依法投資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外商銀行開展國債承銷業務、財務顧問業務、大部分託管業務不需獲得銀監會的行政許可,採取事後報告制。

各外商銀行也紛紛展開新的布局,例如HSBC匯豐對公業務的重點之一就是借助匯豐集團在海外金融市場的領先優勢,為中資企業日趨全球化的運營提供國際化的金融解決方案。排名第二位的Standard Chartered Bank主攻中小企業、零售業務。排名第三位的東亞銀行提倡多做普通存款、多發理財產品等,將銀行資金成本降低。Citibank選擇更專注於目標客戶的經營,加強更多的產品創新。

溫故知新 方知來路可期

我必須說:短期而言,形勢比人強。作為外資金融機構很難改變本地環境,除了做好健全體系、培養隊伍、培育客戶、為海外的母行推薦客戶等工作外,想在大陸市場長期堅持,要有對已經不合時宜業務壯士斷腕的決心,並重新定位好目標客戶,發現與自身優勢對接的創新業務。

長期而言,與其他成熟市場走過的路一樣,大陸投資者在理念上會逐步成熟,金融市場的開放進程會繼續提高,剛性兌付等特色潛規則最終會被打破,大陸的監管方式與標準也必然會與國際接軌。而大陸經濟的巨大潛力與縱深,構成了任何外資機構從長遠而言不容忽視和放棄的機會。因此,台灣的金融機構要有心理準備把當前的投入或虧損當作進入大陸市場的入場費及品牌宣傳費,放棄過往的兩岸紅利依賴症,還得明白時間稍縱即逝,機會不會留給只會等待的人。

★更多相關新聞

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2.7%
印度GDP連續3年跑贏中國
巴克萊銀行:「債務海嘯」恐再度席捲全球
歐政局生變、ECB或修措辭,美元築底迎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