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專家看台媒:如何做出好新聞?提升報導優質度與公信力靠這幾招

台灣媒體亂象長期受到國內批評和關注,而外媒新聞人對於台灣新聞業的評論又是如何呢?中央廣播電台與國發會、台灣大學等單位18日舉辦台灣論壇台北場,主題是「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到《紐約時報》駐台記者儲百亮、前《路透社》北亞區總編輯史密斯、台北外國記者會會長周浩霖與談,分享他們對亞洲與台灣媒體現況以及所面臨挑戰的觀點。

前《路透社》資深編輯史密斯(Phil Smith)指出,「現在台灣在全世界都是頭條新聞」,台灣本地媒體是外界了解台灣的重要窗口,然而他認為,媒體仍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呼籲媒體公司應該更積極地投資於新聞人才的培養,以確保新聞業的持續成長。

《紐約時報》(NYT)資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則表示,新聞自由應包括對國內議題和外交政策的批評性報導,這是台灣展現自己是民主榜樣的機會。他呼籲台灣媒體應該專注於區域內多個國家和故事,而不僅將新聞焦點局限於美中大國競爭,「國際媒體並不總是足夠多元,關注這個地區其他發生的故事。」

<cite>中央廣播電台與國發會、台灣大學等單位9月18日舉辦台灣論壇台北場,主題是「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到台北外國記者會會長周浩霖與談。(央廣提供)</cite>
中央廣播電台與國發會、台灣大學等單位9月18日舉辦台灣論壇台北場,主題是「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到台北外國記者會會長周浩霖與談。(央廣提供)

曾任《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編輯的周浩霖(Thompson Chau)指出,台灣已成為外國記者的聚集地,包括來自美國、英國、澳洲、歐洲、日本和東南亞的記者。他提到,過去三年間,來台灣的外國記者數量增加了63人,新聞機構增加了29家。

他認為,台灣之所以成為外國記者的聚集地,一是因為台灣本身對地緣政治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二是因為台灣提供了地理上的便利和相對安全、自由的工作環境。此外,他強調了在台灣報導的潛力,特別是在提供更多台灣內部問題的報導,這有助於提供更全面和細緻的台灣報導。

但他也提到,多數外國記者仍然將台灣視為避難所。他提出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台灣應該如何由一個「避難所」,轉變為吸引國際新聞從業者的樞紐?周浩霖指出,台灣亟需改進對外國記者的簽證管理方式,特別是對於那些希望在台灣工作並參與政府新聞發布會和活動的自由撰稿人。

該怎麼做好台灣新聞?

作為一位資深的駐中國記者,儲百亮在2020年疫情期間不得不離開中國,並於去年底來到台灣。談到台灣的媒體環境,他指出,近來台灣「#MeToo」運動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新聞故事,可以看見台灣媒體在處理困難議題方面做了出色報導,「我認為這表明台灣的新聞業正逐漸成熟,這是一個好現象。」

他指出,現今的新聞業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從事優質新聞報導。「進行調查報導和深度新聞報導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力和資源,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他解釋,《紐約時報》非常幸運擁有足夠的資源,但總體而言,媒體環境對這類型的新聞報導不夠友好。他建議,如果台灣媒體希望能夠傳達好新聞,就必須找到獲得這些資源的方法。

<cite>中央廣播電台與國發會、台灣大學等單位9月18日舉辦台灣論壇台北場,主題是「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到《紐約時報》駐台記者儲百亮與談。(央廣提供)</cite>
中央廣播電台與國發會、台灣大學等單位9月18日舉辦台灣論壇台北場,主題是「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到《紐約時報》駐台記者儲百亮與談。(央廣提供)

他還提到,國際社會一直關注台灣可能發生戰爭,作為一位剛到台灣的記者,他已經寫過一兩篇有關台海潛在衝突的報導。他說:「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沒有什麼比戰爭更重要的了。因此,就像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中所見,任何新聞媒體都必須承擔起負責任的角色,找出台灣所面臨的風險是什麼,這些風險來自哪裡,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它們發生?這些風險有多近或多遠?」

他總結道,不論是外國媒體還是本地媒體,要寫好台灣新聞故事,都必須深入了解台灣內部聲音,增加對台灣事務的理解。「如果不理解台灣政治、民進黨和國民黨,以及台灣選民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就很難回答有關戰爭與和平的重大問題。」

「來到台灣,我不打算寫誇大其辭的報導,但我也要尊重台灣所面臨的風險。」他接著說,「新聞報導別只把台灣視為美國和中國爭奪的一塊樂高積木,還需要解釋與台灣未來相關的許多關鍵問題。」

<cite>2023年4月5日,英國報紙的頭版幾乎都刊登了川普在紐約出庭受審的消息。(美聯社)</cite>
2023年4月5日,英國報紙的頭版幾乎都刊登了川普在紐約出庭受審的消息。(美聯社)

前《路透社》北亞區總編輯史密斯則談到了新聞報導中的重要元素,包括提供科普性的背景資料。他強調,不僅在台灣,全球各地許多新聞故事都「缺乏關鍵的背景資料」,這些資訊包括能夠解釋故事內容的文化、宗教差異等背景要素。他指出,背景資料的缺失會使讀者難以理解為什麼某些事件或衝突會發生,因此,在新聞報導中提供適當的背景信息對於讓故事更具可理解性至關重要。

在討論英國和美國的新聞環境時,史密斯強調了新聞報導中可能存在的「偏見」問題,特別是在政治新聞方面。「媒體會悄悄地不報導某些事情,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只有少數人會注意到。」他指出,即使在保障新聞自由的民主國家,報紙和新聞媒體可能存在政治傾向,並選擇性地報導或不報導特定新聞,這樣的偏見仍可能對公眾產生誤導。

<cite>中央廣播電台與國發會、台灣大學等單位9月18日舉辦台灣論壇台北場,主題是「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到前《路透社》北亞區總編輯史密斯與談。(央廣提供)</cite>
中央廣播電台與國發會、台灣大學等單位9月18日舉辦台灣論壇台北場,主題是「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到前《路透社》北亞區總編輯史密斯與談。(央廣提供)

此外,他表達了對新聞媒體散播假訊息的擔憂,並特別提到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新聞等媒體明顯增加的「傳播謊言」現象,表示這對新聞自由構成威脅。

「我在新聞業工作已經40多年,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趨勢,以前並不常有這些狀況,但在過去的10年開始出現。」他接著說:「政治人物會說謊。你知道這一點,你會仔細看看他們說什麼,然後你可以核實,交叉檢查,但是大型媒體集團對你說謊,對數百萬人在看電視的人說謊,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這種毒素正在侵蝕一些國家的媒體,台灣真的需要避免。」最後,他呼籲媒體必須堅守客觀和公正的原則,遠離虛假信息和偏見,以維護新聞的公信力。他認為,擁有特殊地緣政治的台灣,需要特別注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以確保新聞媒體能夠保持其信譽和社會責任。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