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爆料!美援烏百萬155mm榴彈砲6年才能補齊 南韓批准自走砲「零件」上戰場

美國軍援烏克蘭155mm榴彈砲傳總數超過100萬枚。   圖:翻攝U.S. Marine Corps(資料照)
美國軍援烏克蘭155mm榴彈砲傳總數超過100萬枚。 圖:翻攝U.S. Marine Corps(資料照)

[Newtalk新聞] 《美國保守黨》(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簡稱TAC)雜誌7日報導,援助烏克蘭「嚴重消耗」美國的軍事儲備,稱即使立即停止軍援,美國必須花費將近6年的時間來生產155mm榴彈砲,才能恢復2022年「戰前」美國的庫存數量。另外,《路透社》(Reuters)報導,波蘭提供烏克蘭18門「蟹式」(KRAB)155公厘自走砲,因其中包含南韓零組件,已證實南韓政府批准轉輸出許可。

TAC報導,3月3日美國宣布對烏克蘭提供4億美元新軍事援助,供應烏軍不同類型彈藥;而美國國防部證實是自2021年8月以來,第33次從美軍庫存中提撥彈藥、武器援助他國。報導中引用五角大廈數據,確認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160門155mm榴彈砲以及超過100萬枚砲彈。

TAC指出,目前美國每月生產約1.4萬枚155mm砲彈;接著以簡易數學推算,稱1年生產量不足援助烏軍總數的1/5。結論稱如果烏克蘭的所有援助「明天結束」,美國需要將近6年的時間來生產155mm砲彈,使美國的庫存恢復到戰前水平。

報導同時指出,美國陸軍與國會也確實認知到問題的嚴重性,陸軍已要求增加產能至每月2萬枚,而國會更提供4.2億美元給砲彈生產工廠,要在2025年時將產能提升到每月9萬枚。有點「挖苦」地再次計算,稱「假設美國完全停止向烏克蘭提供155mm砲彈,仍需要11個月的時間才能將砲彈庫存恢復到戰前水平」。

《美國保守黨》還引述軍工大廠「雷神技術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在2022年12月的報告,稱「在戰爭的前10個月,用完了13年『刺針』和5年『標槍』的產量」,憂心如何補充庫存?其中提到儘管FGM-148「標槍」(Javelin)反戰車飛彈的產能已從每月400枚提升到1000枚,但美國似乎仍「自願地」將其中1/3交給烏克蘭。

對於155mm砲彈短缺狀況,2022年11月就有美國媒體爆料:南韓私下與美國達成協議,透過向美國售出10萬發155mm砲彈,提供烏克蘭軍事援助,隨即遭南韓總統尹錫悅及國防部否認。但《路透社》最新報導指出,波蘭提供烏克蘭的「蟹式」(KRAB)155公厘自走砲,其中使用南韓K9雷鳴(Thunder)自走砲底盤,早在去年就獲得韓國政府批准出口許可。俄羅斯方面批評南韓違反「不提供烏國致命軍武」的公開承諾,指責破壞雙邊關係。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影)日本比快!1年交付4艘「最上級」 最新「三隈號」7日成軍服役
全面提升東北亞海空戰力!美DDG-113加入前沿部署 軍售日本5架「先進鷹眼」

波蘭援助烏克蘭18門「蟹式」(KRAB)155公厘自走砲。   圖:翻攝波蘭國防部官網
波蘭援助烏克蘭18門「蟹式」(KRAB)155公厘自走砲。 圖:翻攝波蘭國防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