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傳統保單回溫 帶動整體連二月賣逾200億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壽險業搶現金,外幣傳統型保單開始回溫。金管會25日公布,4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新台幣221億元,年增12%,已連續兩個月賣逾200億元,累計前四月外幣保單銷售961億元,年增7%,主要是外幣傳統型保單帶動,前四月逾819億元,年增17%。

前四月如美元利變壽險、美元分紅保單大力吸金,美元傳統型保單前四月新契約保費25.72億美元,年增12%,美元投資型前四月則僅3.93億美元,同比衰退36%,整體外幣投資型前四月銷量新台幣141.65億元,年減27%,但澳幣投資型保單4月買氣明顯回升,單月賣0.52億澳元,是近六個月新高。

保險局分析,2月農曆春節,3月即有保費遞延效應,因此3月保費增加,4月沒有保費遞延,單月業績比3月減少。

外幣投資型保單4月業績僅新台幣49億元,連續兩個月賣接近50億元,相較1月、2月單月僅20億元來說買氣亦有回升,其中美元投資型保單4月賣出1.14億美元,連兩個月賣逾1億美元。

保險局主秘古坤榮表示,今年美元傳統型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調升,保費下降、購買成本降低,增加保戶投保意願。外幣投資型保單前四個月保費衰退,主要是美元利率仍在高檔,美債價格維持低檔,市場將資金移到其他投資商品,導致外幣投資型保單銷售仍難大幅提振。

外幣傳統型保單4月保費172億元,相比去年4月的154億元、年增12%,其中美元傳統型保單4月賣5.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億美元增加。

保險局指出,今年因為新台幣貶值,傳統型保單買氣相對下降,過往外幣傳統型保單在新台幣升值時,買氣才會比較好。

今年前四個月外幣保單占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比率40.19%,創五年來新低,比去年同期占比42.13%下降,但高於2019年的39.79%,占比還未回到2021年~2022年同期的5~6成。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積電廠地 高市加速通關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