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速匯出與撤離!中國2023年外商直接投資崩跌82% 摔至30年谷底

美國晶片測試設備製造商泰瑞達(Teradyne)已經將主要生產工廠從中國江蘇省遷移至馬來西亞。(圖片來源/pixabay)

綜合《彭博》與《日經新聞》的報導指出,2023年外國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FDI)崩跌至1990年代初期以來最低水準,這表明中國法律嚴厲打擊間諜活動和美國管制晶片技術輸出,已經促使外商加速撤離中國,也凸顯北京向外企招商冀望藉此提振經濟時所面臨嚴峻的挑戰。

去年中國FDI暴跌82%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周日公佈,去年流入中國的外資直接投資(FDI)金額只有330億美元,比2022年的1833.3億美元崩跌82%,大跌至1993 年以來最低水準,去年也是連續第2年下挫,不到2021年高峰3,440億美元的10%。

該數據顯示3年防疫封鎖和2023年復甦疲弱,促使多數外商無意投資中國。2023年第3季FDI出現自1998年以來首次下跌局面。儘管最後一季反彈,恢復成長,但是第4季FDI僅流入175億美元,比2022年同期銳減三分之一。

經濟學家表示,中國FDI數據可以反映外國公司匯出中國獲利的趨勢,以及外商的中國業務規模縮減趨勢。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在中國的外資企業獲利較前一年減少6.7%。

自1970年代末期鄧小平開始推動「改革開放」政策,中國開始積極吸引海外投資、人才和技術。但是因為2020-2022年中國極端防疫清零3年,以及北京政府更加重視保護國家安全,包括打擊間諜活動,促使外國公司繼續縮減中國的業務,因此,FDI摔至1992年鄧小平南巡以來最低水準。

外商紛紛匯出獲利

中國當局加強對市場分析等外國研究公司的管控,有報導指出有外國公司的員工遭警方逮捕與拘留,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民調公司蓋洛普去年決定退出中國。

美國和歐洲公司經常在投資前對商業狀況進行廣泛的研究,但是由於中國修訂版反間諜法去年7月生效,許多研究公司的調研工作被推遲,一家美國公司的高層坦言:「我們無法對新投資項目進行充分的研究」。

FDI保持下滑趨勢,凸顯出外國公司為了因應台海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美中關係對峙和美國利率猛升,決定將資金大舉撤出中國。

對於跨國公司來說,把獲利存放在海外,而不是留在中國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因為美國等國家利率大漲,但北京逆勢操作,降息刺激經濟。

日商也顧慮反間諜法

在中國,日本企業也有類似的擔憂。去年11月和12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多數日本企業2023年多數也投資或保持不變,而且大多數日商對2024年中國前景不樂觀。

一些受訪的日本企業擔憂,中國修訂版的反間諜法,帶來不確定因素,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並指出總部沒有批准新的投資提案。

隨著美國法令頻出,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外國晶片業務顯然紛紛撤出中國。根據榮鼎集團的數據,2018年中國佔全球晶片業FDI的48%,但這一數字到2022年崩跌至1%。

同期間,美國晶片業FDI在全球占比從0%飆升至37%,而印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合計占比從10%大幅上升至38%。

泰瑞達工廠遷移至馬來西亞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美國晶片測試設備製造商泰瑞達(Teradyne)已經將主要生產工廠從中國江蘇省遷移至馬來西亞。 據報導,為人工智慧應用開發晶片的英國Graphcore已解雇中國部門大部分員工。

2022年新冠疫情過後,政府即使努力向海外企業招商,希望外資回流,但是努力遠遠不夠,如果北京要成功實現目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只有少數亮點。德國經濟研究所(GEI)根據德國央行數據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德國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達到120億歐元(130 億美元),創下新高紀錄。

這表明,中國出於國安考慮加強對外商的審查,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渴望更多外商來投資開公司或設廠。報告顯示,2023年對中國投資佔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比重擴大至10.3%,為2014年以來最高水準。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民進黨政府下達「禁團令」 國民黨立委質疑無法源依據:支持觀光業者提國賠
戰局轉變》烏克蘭喪失工業重鎮阿夫迪夫卡 F-16今年春天真能上戰場?
14個NGO與前立委創立「監督施政聯盟」 聚焦土地正義、環境永續 3黨團代表皆現身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