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按讚 自行車雙雄逆風飛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瑞銀實證研究室(UBS Evidence Lab)調查顯示,全球購買自行車的意願趨於穩定,添購電動自行車(e-bike)的興致持續升高,瑞銀台股策略暨非科技產業分析師陳玟瑾研判,庫存年底將回歸正常水位,升評美利達(9914)至「買進」,自行車族群以巨大(9921)為投資首選。

電子股在4日的回檔中,獲利了結提款賣壓不小,反觀部分利基型非科技股喜迎買盤,外資法人分別買超巨大、美利達各1,466張與704張,在大賣台股235億元的環境中,顯得格外亮眼,也代表瑞銀證券提出的產業轉折觀點,獲國際資金青睞。

陳玟瑾估計,自行車2024年銷量可能較前年度持平:美國市場1,400萬台、歐洲市場1,100萬台,自從製造商2022年啟動減產後,降低批發商與零售商手上的庫存,年底可能回歸正常水位。

就4月營運情況觀察,瑞銀指出,美利達去庫存進度優於預期,巨大在歐洲市場銷售轉正,都是正面訊號。因此,預期在春季持續去庫存的幫助下,將驅動供應鏈訂單下半年回溫,以支應2025年銷售所需,且電動自行車將重拾獨特成長性,並挹注獲利。

自行車雙雄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料眼,主要是大陸市場銷售意外報喜,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說明,大陸市場表現優於預期,市場消費轉往中高階公路車種,近期成長幅度約1倍,價、量均持續往上,預期全年成長幅度將有6成~7成水準。

瑞銀預期,市場可望進一步調升巨大與美利達的獲利預期,成為股價續攻新催化劑。就評價面而言,巨大、美利達、國際大廠Shimano目前都僅交易在2025年推估每股稅後純益(EPS)的17倍~28倍本益比位階,比起2017年當庫存去化完成、相關指標企業獲利轉為成長時的本益比高達36倍~43倍,顯示評價仍有向上空間,瑞銀將巨大、美利達推測合理股價升至290元與280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泓德能源衝刺綠電 明年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