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大玩音樂祭「愛之日常音樂節」跨世代同樂

(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24日專電)在多倫多北約克(North York)拉士曼廣場(Mel Lastman Square)首度大規模舉辦「大玩音樂祭」,昨天在台灣的「愛之日常音樂節」多位金曲歌手壓軸演出後,精彩落幕。

「大玩音樂祭」(Play Taiwan Music & Food Fest)是以台語「台灣」諧音梗命名,儘管活動第2天遇上大雨,第3天陽光普照卻被大風吹倒現場多個亞洲美食及文創攤位帳蓬,但仍吸引大批民眾共襄盛舉。

「愛之日常音樂節」昨天6小時不間斷免費演出,成為多倫多歷來罕見匯集老中青3代亞裔的音樂盛會,數以千計觀眾跟著音樂搖擺、哼唱屬於自己那個年代的流行歌曲;大批追星心切的歌迷還在舞台前方自動形成「搖滾區」,與台上歌手零距離互動。

「愛之日常音樂節」(A+ Love Music Festival)是2018年由黃韻玲、陳建騏、郭子(郭蘅祈)等資深音樂人發起響應「世界愛滋日」的音樂節活動。今年第6屆「愛之日常音樂節」首次應邀出國,來到同樣重視性別平權和多元包容的加拿大多倫多,成為當地同志驕傲月認證活動之一。

昨天參與演出的台灣藝人均是「金曲獎」強將,除了郭子(郭蘅祈)、黃韻玲、陳建騏外,還包括歌手萬芳、洪佩瑜、HUSH、Crispy脆樂團、「恐龍的皮」樂團等;不論是歌手年資或歌曲年代,跨度都很大。

郭蘅祈(郭子)向中央社表示,「愛之日常音樂節」透過介紹台灣頂尖音樂,倡議多元平權、關懷愛滋。這次音樂節首度出國赴多倫多,很開心看到老中青不同世代前來同樂。

郭蘅祈說,儘管不同世代聽到音樂的心情和文化或有不同,但背後觸動的愛是相同的;「我們藉由不同年齡層的音樂,帶動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但同樣的是,讓大家心中有愛」。

「大玩音樂祭」主辦方多倫多台灣影展主席徐弘益,過去也曾浸淫音樂界多年。他坦承,籌辦這場多倫多首見的「大玩音樂祭」過程很辛苦,花很多力氣去解釋為何要辦音樂節,遇到很多挫折,甚至活動開始後還遇上大風大雨,他辦這活動的唯一要求是「不要賠錢,把活動辦完」。

但徐弘益也說:「辛苦的事都是很開心才會去做。」他和「愛之日常音樂會」許多人都是老朋友,27年前都有合作的關係,「27年後還可以和這些老朋友合作,很開心」。

在被問到明後年的「愛之日常音樂節」想出國去哪裡時,郭蘅祈笑稱:「希望多倫多能再邀請我們來。不管是多倫多、溫哥華、紐約或哪裡,都希望這個代表台灣頂尖音樂的音樂節,在世界各地讓大家都知道。」(編輯:韋樞)1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