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書:願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劉萬祥

劉萬祥

讀書不會直接給你帶來車子,票子,房子,但它會提升你的氣質,改變你的思維,打開你的格局,讓你自己變得增值。

有人說:“我沒錢,沒背景,沒資源,沒人脈,就是一個普通人,躺平不甘心,逆襲做不到,該如何?”這樣的人生疑問,其實是我們大多數底層人的心聲。困頓迷茫之際,讀書是靜心良藥。

為什麼要讀書?

有個高贊回答說:“念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人民日報》也曾說:“書中未必會有黃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年輕時,讀書是最快的進階之路;工作後,讀書是人脈,資源積累的最佳途徑;用學歷開啟高階人生,用讀書攀登人生高峰。

有數據顯示:美國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為42%,日本45%,英國38%,而我國六次人口普查,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僅8.9%。國家間的比較如此,人與人之間的比較亦是如此。

讀書強,則自強。經過社會洗禮的人更能深刻明白,高學歷對於一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同的學歷,不一樣的人生。

還記得,2008年“高考零分”的徐孟楠嗎?當時有多轟動,後來就有多悔恨。沒有學歷的人,經過多年的社會磨練,在一次又一次地碰壁中,終將懂得,沒有學歷,想找一份好的工作很難。10年後,徐孟楠又重新參加高考,圓了大學夢。

學歷是打開職場大門的金鑰匙,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沒有它,卻會處處受限。

曾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張某在求職中寫自己畢業於南京大學非全日制本科。被錄用為此公司新媒體運營總監,轉正後工資為3萬元。但是,因不能按期提供最高學歷影本,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張某不服,認為自己在試用期超額完成業績,足以證明工作能力和崗位相匹配,單位不能辭退他。雙方各執一詞,張某敗訴。

學歷是最好的通行證,等你擁有了,才有資格說它不重要。學歷決定了你能走進哪里,而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好的學歷,讓我們擁有選擇的權利和生活的底氣,它就好像是人生的地基,地基不穩,便經不起風吹雨打。

現在實現階層跨越太難了,但是作為一無所有的普通人,讀書仍然是底層人破圈的最佳途徑。

北大演說家劉媛媛,東方甄選董宇輝等,他們都是通過讀書,從農村走向了大城市的繁華,實現了進階之路。也許,你會覺得他們的路遙不可及。但是回想你身邊的人,一定有通過讀書,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的人。

我的高中同學,從不到百人的小村裏,一路努力,在上海結婚生子定居。她從小就學習好,所以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在高中也是名列前茅。一路打怪升級,讀完博士,留在了上海。在上海結婚生子,夫妻雙方都是博士,靠自己的打拼,過上了車房齊備,工作高薪的生活。

高考10年後,我們自己也過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當我們還在為物質基礎奮鬥的時候,我那位留在上海的同學已經不再被經濟捆綁手腳。有錢給父母提供更好的晚年生活,有能力帶孩子出國旅遊,不再為生活的柴米油鹽耗時耗力。她的工作,見識,格局,甚至下一代的教育資源,都是質的跨越。差距就是這樣在無形中一點一滴地拉開的。回頭看她的故事,讓我明白讀書真的是進階的最快捷徑。一地雞毛和質感生活的差距,實則更多的是知識背景的差距。家境普通,若是沒有通過讀書走出去,現在的生活一定是另一番光景。當然,並不是人人都能像她一樣,努力就很幸運,實現人生階層的跨越。但是,讀書,一定會讓自己的生活優於過去。小時候,學習好,會被同學嘲笑“你那麼努力讀書有什麼用,有本事考上清華北大。”其實,當時大家都是同樣的起點,但是多年後,優秀的你,卻可以笑著坦然去面對曾經嘲笑過你的人。這就是,讀書帶來的差別。

正因為懂得讀書的重要,所以感動中國人物的張桂梅校長,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教書育人,讓教育之光照亮貧困山區。

她說:“讀書對有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是對我們這群孩子是100%重要。她只能讀書才走得出去,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

通過教育,改變了許多女孩的命運。不只女孩,對於沒有背景,資源,人脈的底層人,只有靠讀書走出去,才能在外面的世界裏安身立命。

讀書的厚度,決定著人生的高度。讀書,對於有些人是錦上添花,而對於另一些人,卻是命運的階梯,每上一層,都是不一樣的風景。人脈,資源,背景這些讀書的附帶產品,不是靠追求就可以得到的,而是讓自己值錢後,自然而然吸引來的。

你可能聽過黑石集團,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巨頭,被稱為華爾街的“私募之王”蘇世民的傳奇故事,一定會啟發到我們。

蘇世民和許多普通人一樣,沒有特殊的家庭背景,白手起家到億萬富豪,成功路上最關鍵的一步便是他接受的精英教育。從耶魯大學到哈佛商學院,頂級的教育資源改變了他想問題,做事情的方式。他曾說過,擺脫困境並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是上了很好的學校,在學校我學會了如何思考。

蘇世民在耶魯大學畢業迷茫之際,給一位資深校友寫信,希望得到指點。這位校友便是前紐約州州長埃夫裏爾·哈裏曼,亦是他人生中的一位貴人。哈裏曼是耶魯大學1913屆畢業生,是學校骷髏會會員。這個耶魯骷髏會在校園裏非常有名且神秘,有美國政界,商界,教育界精英,所以又叫秘密精英社團。蘇世民剛好也是骷髏會成員,因了這點淵源,亦或是他的勇氣與膽識,哈裏曼接見了蘇世民,並給出了影響他一生的建議。

蘇世民正是因為進了耶魯大學,才有機會進入骷髏會,有機會見到更高圈層的人。他與布希在耶魯大學時就認識,他們同為骷髏會會員。畢業後,蘇世民經耶魯校友介紹,去了一家不錯的證券公司。後來,他哈佛畢業,再找工作也得益於校友資源。蘇世民曾說過,在耶魯大學、哈佛商學院、華爾街早期結識的許多朋友,以無法預測的方式極大豐富了他的生活。

名校背景,精英教育帶給了他人脈和資源,而他的優秀又同樣吸引著好的資源和人脈,現在的他,自己就是最強大的背景資源。而他獲得這一切的基礎,就是通過讀書,努力走進名校。

我國國畫大師李苦禪曾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的確如此,你若優秀,蝴蝶自來。正如《思維力》的作者王世民所說:“在你的價值未有效建立之前,不要浪費精力在圈子上,若自身沒有交換價值,一切社交都是無效的。”

讀書不會直接給你帶來車子,票子,房子,但它會提升你的氣質,改變你的思維,打開你的格局,讓你自己變得增值。有句特別認同的話:“讀書是打破階級壁壘的最好方式,出身決定了你的下限,但讀書卻決定了你的人生上限。”

我們都在被時代裹挾著內卷,讀書真的是能帶給我們更多機會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人生路上,從普通股到優質股,也許你只差讀書這件事。

人生就像牌局,若是一開始我們拿到了一副爛牌,也別輕言放棄。去讀書,去學習,獲取資源和技能,增加手裏的籌碼,提高贏的幾率,也許可以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即使贏不了也沒關係,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讀書,我們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若是不讀書,不學習,沒資源,沒背景,沒人脈的普通人,也許連上牌桌的機會都沒有。

開啟我們的讀書之旅吧,願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