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多超困擾!醫示警:膀胱過動症長者「骨折」風險大增 3招能預防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指出,膀胱過動症導致頻繁的尿意和尿急時,長者可能因為趕著去廁所而加速行動,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示意圖/翻攝自部立彰化醫院粉專)
醫師指出,膀胱過動症導致頻繁的尿意和尿急時,長者可能因為趕著去廁所而加速行動,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示意圖/翻攝自部立彰化醫院粉專)

長者注意!膀胱過動症不只是常跑廁所,竟更可能會造成骨折?泌尿科醫師表示,長者本來就是跌倒造成骨折的高風險族群,當膀胱過動症導致頻繁的尿意和尿急時,長者可能因為趕著去廁所而加速行動,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呼籲透過定期運動、減少家中障礙物、增加鈣和維生素D攝取等都有助預防、讓風險降低。

何謂膀胱過動?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張雲筑表示,膀胱過動是指膀胱內尿液尚未儲存到生理正常的容量時,就開始傳遞神經訊號,使大腦產生尿意,或是膀胱肌肉自行不正常地收縮的症狀。若經常有急尿感,甚至出現急迫性尿失禁,白天排尿超過8次,晚上起床排尿超過2次,都是膀胱過動症常見症狀。

膀胱過動症跟骨折的關聯?好幸福泌尿科診所總院長戴槐青表示,隨著年紀增長,民眾越來越容易碰到各種健康問題,這兩者都是長者常見的健康問題,狀況雖看似完全無關,但其實有相互關係。他解釋,長者本來就是跌倒造成骨折的高風險族群,而當膀胱過動症導致頻繁的尿意和尿急時,長者可能因為趕著去廁所而加速行動,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

長者是跌倒造成骨折的高風險族群。(示意圖/翻攝自Pxhere)
長者是跌倒造成骨折的高風險族群。(示意圖/翻攝自Pxhere)

他說,特別是在晚上,當尿意來襲時,長者會需要臨時下床,這時可能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視力沒那麼好,膀胱過動症對骨折的風險影響尤為明顯。此外,膀胱過動症也可能與骨質疏鬆症有關。對膀胱的頻繁過度刺激可能導致骨盆底肌肉的持續收縮,這也可能影響骨骼健康,進而增加骨折風險。

戴槐青分享3個預防膀胱過動症帶來骨折的方法:

定期運動 :雖是老生常談,但很多人做不到。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增強肌肉和骨骼,提高平衡和穩定性,減少跌倒的機會。所以請務必要想辦法帶家中長輩多出去走走。

保持室內外環境安全 :像是減少家中的障礙物,保持地面整潔,鋪防滑墊跟地毯,還有安裝扶手和夜間燈光等,都可以大幅減少跌倒風險。

增加鈣和維生素D攝取 :無論對於年輕人或是長者都是一樣的,這兩者都是組成骨骼的重要因子,這有助於提高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症和骨折。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陪太太走路買菜得休息3次!他雙腳痠麻竟「動脈阻塞」醫一看:差點截肢
阿中回來了!520入閣任政委 陳時中說「要有無私的心」擬處理健保瘦身
講不聽!林業署推廣吃「荔枝椿象」食藥署無奈勸導 直言若販售可罰2億
發退休文酸衛生局惹議!簡舒培「比對聯醫規定」批陳佩琪:人品噁心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