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訪大鵬古城 見證文化傳承

深圳大鵬古城。
深圳大鵬古城。

▲深圳大鵬古城。

深圳大鵬所城副館長黃文德在近期一次為夜訪大鵬古城的兩岸媒體記者團導覽時表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臺灣在中國文化歷史中的地位特殊,臺灣同胞是民國文化的主要傳承人。

黃文德帶領記者團遊覽古城博物館,在看到古城中有居民正常居住、生活時,他表示,這些居民是大鵬所城文化的傳承人,他們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承襲並傳承了文化傳統的核心,成為了歷史和文化的見證者,為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報記者隨後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地區可以視為民國博物館,那麼在這些地區生活的居民是否也屬於民國文化的傳承人?對此,黃文德毫不猶豫地回答:「臺灣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傳承地之一,不僅保留了許多傳統文化元素,還推動了一些新的文化發展。臺灣同胞是民國文化的主要傳承人。」

記者表示,黃文德副館長這一觀點再次凸顯了臺灣在中國文化歷史中的獨特地位。特別是在廿世紀初期,國民政府時期,臺灣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和文化菁英,他們在臺灣繼續發展和傳承了民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包括文學、藝術、音樂、戲劇等各個領域。

據介紹,深圳市大鵬所城位於大鵬新區大鵬辦事處鵬城社區,占地約十一萬平方米,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二十七年(西元以三九四年)。這座古城曾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擁有六百多年抵禦外侮的光輝歷史。在這片土地上,湧現了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包括賴恩爵、賴信揚、賴恩錫、劉起龍、劉黑仔等,他們為保衛和繁榮這片土地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深圳今又名「鵬城」即源於此。大鵬所城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六年,成立了一個以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和旅遊開發為宗旨的「大鵬古城博物館」。大鵬所城的賴氏家族是深圳歷史上的最旺家族,「三代五將」為中國歷史之罕見,當地有「宋朝楊家將、清代賴家幫」之美譽。

所城東西三百四十五米、南北兩百八十五米,占地約十萬平方米,整體格局保存完好。現存東、南、西三個城門及東北約三百米古城牆基址。城內主要街道有南門街、東門街、十字街和正街等;主要建築有清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振威將軍第」、清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將軍第」、鄭氏司馬第、林仕英大夫第等近十座清代府第式建築;主要廟宇有侯王古廟、天后宮和華光廟等;城內衙署遺址有參將署、守備署、縣丞署、火藥局、左堂署等。大鵬所城是大陸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海防軍事城堡之一。

二○○一年六月廿五日,大鵬所城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三年十月八日,大鵬所城所在的「鵬城村」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佈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二○○四年六月廿八日,大鵬所城被評選為「深圳八景」之首。

二○一六年六月廿四日,大鵬所城被評選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之一。

這次媒體記者團的夜訪不僅突出了大鵬古城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還重點強調了臺灣在中國文化傳承和發展中的特殊貢獻。這一觀點若能在國內外得到廣泛認可,相信將再次凸顯了文化和歷史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地區在傳承和發展文化方面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