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腿抽筋》肝血不足筋脈失養

夜裡發生腿抽筋,往往令人痛到哇哇叫。新北市中醫師公會臨床醫學講師林奕良表示,夜間腿抽筋主要發生在小腿,傳統中醫稱為「轉筋」,病機主要為肝血不足、筋脈失養所造成,常見脾陽不足、陰津虧虛、血虛氣弱等三種類型。中醫認為,肝主筋,所以抽筋跟肝有關係。 林醫師指出,脾陽不足者,遇冷誘發抽筋,常有畏寒喜暖、四肢不溫、臉色白、食少便溏等症狀,為身體陽虛或喜食生冷導致損傷中陽。此外,脾主肌肉、四肢,脾胃陽虛、氣血化生不足,進而使肝血失充、肌肉筋脈缺乏溫養而產生攣縮,適合用附子理中湯合四物湯,同時酌加雞血藤、木瓜以便溫補中焦、養血柔筋解痙。 林奕良醫師進一步指出,陰津虧虛者,抽筋時常伴有口渴、鼻燥、咽乾、便祕、目乾、盜汗等症狀,為身體陰虛或熱病傷陰所致,以致於陰津不足無以化生血液,最後肝血失充、筋脈失養而抽筋,適合用沙參麥冬湯合四物湯,同時酌加雞血藤、木瓜以便益陰生津、養筋解痙。 血虛氣弱者,抽筋時常伴有手足麻木、少氣乏力、臉色不華、唇爪色淡、心悸眩暈、失眠夢多等症狀,為稟賦不足、久病體虛,以及產後失血未調養,導致氣血不足、肝失所養,肝血不能充養筋脈而發病,適合用四君子湯合四物湯,同時酌加雞血藤、木瓜以便補氣養血、止痙安神。 除了熱敷、按摩局部放鬆肌肉群外,穴位按摩可有效解除緊繃肌群,可適度揉壓按摩委中、承山、承筋穴,以便促進血液灌流;平躺時可在膝膕處墊高,使膝膕呈現微彎曲姿態,可望降低夜間腿抽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