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天堂/王光慧

王光慧

我家的後面,曾經有兩片池塘,分為南塘和北塘,南塘養魚,北塘種藕,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情趣.

池塘邊沒有井,水是從一裏多遠的地方用地上渠引來的。河渠彎彎曲曲,兩邊種滿了紫穗槐。紫穗槐是編制農具的良材,長得又細又長,頭頂著紫色的花朵,綠綠的葉子散發出濃濃的香氣。紫穗槐把河渠圍成綠色的通道,走進去大有曲徑通幽的神妙。渠水緩緩的流著,清澈見底,水底的小草隨波舞動,分外的嫵媚和清秀。渠邊有幾棵高大的柿子樹,樹下有潔白的大青石,玩累了,坐下來小憩,即使是十分炎熱的當午,人的每個毛孔裏都會透著在清涼的氣息 。

池塘南邊是一片密密的槐樹林,草叢裏隱隱約約的可以看到幾座破落的荒墳。據說,槐樹林前邊曾經有一座古廟,叫伏羲觀,香火十分的旺盛,可惜後來被破壞了,只剩下這幾座青磚砌成的墳墓了。

五月,是洋槐花盛開的季節,一棵棵槐樹象頭頂白色頭巾的少女一樣的俏麗,在風中翩翩起舞。槐花潔白如雪,層層迭迭,蓬蓬鬆松,堆滿了樹林,遠看象一座玉山雪山。整座樹林裏透出的香甜的氣息,隨風飄蕩,好遠都可以聞到,吸引著千萬只蜜蜂,嚶嚶嗡嗡地在花間飛舞,釀造著甜美的生活。每年的秋天,樹林裏又變成了一個金燦燦的世界,薄薄的樹葉透著光亮,透著清香,飄飄撒撒的落下來,象一只只飛舞的彩蝶, 象給大地鋪上了金色的地毯.。

南塘原來是一座廢舊的泥坑, 挖塘泥的時候,有人來了主意,把塘底挖深,把土培在塘堰上,用木棒拍打結實,就成了魚塘。大夥還從路邊的柳樹上砍下來柳枝,插在池塘周圍,不久就抽出細細的柳條來。嫩嫩的枝條像少女的秀發,垂在水面上,隨風嫋嫋飄動;塘水清澈透底,魚兒自由嬉戲,別有一番的情趣.。

每天下午,人們就向魚塘裏投放青草和麩皮拌成的飼料,平靜的水面就立刻變得沸沸揚揚起來,魚兒聚到水面上,吐著水泡,貪婪的吃著食物,偶爾幾條大魚在魚群裏遊動,或者跳出水面,引得岸上的人們一陣的歡呼雀躍。

魚塘是有一位駝著背、長著長長的白鬍子的老爺爺看管的,不准許釣魚,但對於我們這群天真活潑的孩子來說,卻可以享受釣青蛙的樂趣。青蛙在水草間遊來遊去,遊累了,就蹲在水草上休息,我們找來縫衣針,用火燒過,就彎成了鉤子,用草葉做成誘餌,吊在青蛙眼前晃來晃去。這些呆頭呆腦的傢伙盯著誘餌,猛然間跳起來咬鉤,卻被眼疾手快的我們給釣了起來,成了我們的戰利品。

每年冬天,為了保護魚塘,幾個小夥子們,在池塘邊挖出一個大大的地窖,上面搭上秫秸和麥草,扯上電燈,生上火爐,裏面充滿了暖融融的氣息。大夥兒回家搬來被褥,一起守夜,一起擺龍門,打撲克,喝酒,這種快樂一直堅持到年底。

藕塘有一百五十多米長,十幾米寬,原來是路邊溝,被開採出來就成了藕塘。藕塘很淺,每年春天,嫩嫩的荷葉捲曲著,從淤泥裏鑽出來,非常的賞心悅目。到了夏天,荷塘裏墨綠一片,有的荷葉高高挺起,崛然而立,碩大的葉子象一把大傘;有的平鋪水面,隨波浮動,上面的水珠晶瑩剔透,滾來滾去,似一顆晶亮晶亮的珍珠。最美的是下點小雨,空氣濕潤潤的,透著香甜的氣息,雨點兒落在荷葉上,大珠小珠落玉盤,琅琅有聲,飛花四濺。荷葉間,伸出一只只美麗的荷花,紅的似火,白的似玉,似一位位俏麗樸素的少女,翹首期盼遠方的戀人。荷塘裏彌漫著荷香,如果說槐香是清純的少女,荷香則是成熟的美婦;如果說槐香是清秀單純的月光,而荷香則是馥鬱飽滿的七彩陽光;如果說槐香是甜美的甘泉,荷香則是醇厚的千年古釀,令人回味悠長。荷香象一抹嫋嫋的輕紗,籠罩在荷塘上空,許多蟲兒鳥兒的,在荷塘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其中有一種很特別的鳥兒,雙腿細長細長的,嘴巴紅紅的,羽毛綠綠的,在荷葉間竄來竄去,神仙般的逍遙自在。

每到夏天的晚上,我們都聚集在荷塘邊,三個一群,兩個一夥,談天說地,有說有笑,還有的躺在草繖涼席上,遙望著星光燦爛的夜空,聽著媽媽講著牛郎織女的故事。最美妙的是月光皎潔的時候,大地上如同一片,蛙聲咕咕,荷香彌漫,涼風習習,這裏就是人間的天堂。

轉眼到了年底,魚塘裏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有人帶來了鐵錘和鋼釺,打開一個大大的洞,在水底憋了一個冬天的魚兒,擠在洞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有的跳起來,吧唧地摔在冰面上,不停的掙扎著,很快成為我們的獵物。把水抽幹,冰層就會塌下去,人們高興的議論著,一邊破冰,一邊撿魚,有的鯉魚竟有二、三尺長!

收完魚,就開始采藕, 抽去藕塘裏的浮水,拔掉乾枯的荷葉,從淤泥深處挖出白生生、甜津津的藕來。新鮮的藕兒,炒上一盤,脆生生的,清香甘甜;那些小藕芽兒,就和拃把兒長的小魚兒放在一起用火燉上一陣子, 藕芽兒發麵發甜,魚兒肉爛如泥,魚中帶著藕香,藕中浸著魚味,嘗上一口,保你做夢都是香的!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的池塘。

但是,這些天堂般的畫卷已經成為了歷史,槐樹林已經被伐光,池塘被開闢成為麥田,雖然我們已經無法再去尋找那種荷紅柳綠的風景,但在我的心中,那裏仍就是一汪汪碧水,魚兒在遊,荷花在開,飄蕩著濃烈的荷香……

家鄉的池塘,我夢中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