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哥曬頁碼!網笑被快篩陽確診打臉 他引經據典這麼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等3纇人,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隨即引發網友熱議,稱日前要柯文哲好好讀書的前副總統陳建仁「臉被打得好響!」面對質疑,陳建仁今(6)日在臉書發文,解釋「快篩陽即確診」的適用原則,甚至直接列出自己寫的「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頁數,要大家好好看書,增長智慧。

早在指揮中心公布3類人快篩陽確診政策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率先提出「快篩陽即確診」的建議,不過當時卻被陳建仁批評「快篩有偽陽性、偽陰性問題,所以還是需要謹慎應對篩檢結果。」、「因為快篩本來就是有敏感度、特異度不夠的情況,不懂流行病學要回去好好看書,可能會比較了解一點。」

指揮中心昨天修改規則後,網友狂酸大仁哥「到底是誰不懂流行病學」?陳建仁顯然不甘遭質疑,今天又在臉書發文,強調「在盛行率高的族群、地區或時段,就可以利用快篩替代確診。」還以他和秘書的對話點出,應該去看看他所寫,由聯經出版社發行的《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第149至155頁。

陳建仁說,篩檢的成效會受到疾病盛行率的影響,如果敏感度和特異度都是0.95,陽性預測值在盛行率為50%的時候,可以高達95%;盛行率為10%的時候,陽性預測值達68%;而當盛行率為1%的時候,陽性預測值就只有16%。換句話說,篩檢陽性的個人當中,只有1個人是真正有病的。

陳建仁進一步分析,疾病盛行率的高低,決定了陽性預測值的高低。「這就是為什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決定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盛行率較高)可以用快篩來替代確診,但是對於盛行率較低的其他族群就不合適。」他強調,指揮中心所設計的防疫措施都有確實的科學根據,文末還意有所指地寫了一句,「好好看書可以增進、增長智慧和見識,也有助於防疫措施的妥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