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現5狀況注意!專家:可能是大腸癌初期

若身體出現長期腹痛不適、貧血虛弱、常常想大便卻又覺得沒排乾淨等5種狀況,可能就是大腸癌初期。(示意圖,達志提供)
若身體出現長期腹痛不適、貧血虛弱、常常想大便卻又覺得沒排乾淨等5種狀況,可能就是大腸癌初期。(示意圖,達志提供)

大腸直腸癌連續14年蟬聯國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營養師李婉萍指出,若長期腹痛不適、常常想大便卻又覺得沒排乾淨、大便變得細小等5狀況,並伴隨貧血、疲勞及體重莫名減輕,就可能是大腸癌初期身體發出的警訊,不可忽視。

李婉萍日前在臉書表示,大腸癌患者每年都在快速增加,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連續14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之首,但大腸癌若能及早發現,趕快就醫治療,相較其他癌症存活率高,因此特別提醒,若大便出現以下5種症狀,可能就要懷疑是大腸癌初期:

●便中有血或黏液:很多人會以為是痔瘡而忽略。

●排便習慣改變:反覆出現便秘或腹瀉。

●大便型狀改變:大便變得細小。

●長期腹部不適:包括痙攣、脹氣或肚子痛。

●常有便意感,但排便時總覺得還有糞便沒大乾淨。

李婉萍表示,預防大腸癌建議多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因為久坐、肥胖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多吃高纖全穀類食物、蔬菜水果及保持好心情;避免菸、酒、紅肉、加工肉類等有致癌因子的食物。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大腸直腸癌早期常無症狀,等民眾發覺有異時已為時已晚,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50至74歲民眾可每2年做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可有效降低2成死亡率。

多吃高纖食物、多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都是預防大腸癌的方法。(翻攝自李婉萍臉書)
多吃高纖食物、多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都是預防大腸癌的方法。(翻攝自李婉萍臉書)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3大利空轟炸 台幣貶至32元回不去了
大同、鴻海、華新、兆豐金、富邦金、長榮等12檔都買爆 8大官股券商連4敲名單曝
高端認了!3聲明揭唯一買主 他挖出一事:氣數已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