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清呆卡防盜刷 可疑交易可拒絕刷卡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為了遏阻信用卡詐欺,國銀紛紛公告2024年卡友權益變更,大舉啟動清理呆卡作業。目前包括永豐銀行、第一銀行、中國信託、玉山銀行、凱基銀行、渣打銀行及星展銀行等7家銀行,已陸續針對卡友長期未使用的信用卡進行清卡。同時,部分銀行更宣布對於疑似盜刷、詐欺等情形,將主動拒絕受理刷卡交易。

所謂「動卡率」是指近6個月內有消費紀錄的有效卡數,占總流通卡數的比率,以截至今(2023)年9月個發卡機構揭露的資料顯示,整體平均「動卡率」為64.27%,其中有4家銀行超過7成,包含華南銀行(77.42%)、台北富邦(72.64%)、遠東銀行(71.90%)及星展銀行(70.42%)。

由於有不少民眾辦了信用卡後,卻束之高閣或打入冷宮而不用。日前永豐銀行已在官網公告2024年卡友權益變更,新增核卡後未開卡或無消費紀錄連續12個月以上,銀行可終止信用卡契約,等於宣告明(2024)年起將清理呆卡。

第一銀行同樣公告,若持卡人於核卡後12個月內,未開卡或無消費交易連續達12個月以上,銀行得以最少30日前書面或事先與持卡人約定之電子文件,通知持卡人終止信用卡契約。

至於高居「流通卡數」、「有效卡數」雙冠王的中國信託,也於官網公布「信用卡約定條款暨紅利點數與中信點回饋計畫修訂通知」,展開清卡動作,若信用卡連續12個月沒開卡或沒刷卡,將主動通知持卡人停卡。

銀行業者表示,清理呆卡除能降低業者的發卡成本外,對客戶一樣有益,像是近期盜刷案增多,可藉此適時通知客戶要檢視抽屜裡的信用卡,刪減已經長久沒有用過的信用卡,進一步避免被盜刷的風險。

而為了避免信用卡盜刷事件,部分發卡銀行透過網站公告、或發函給卡友,告知明年起將採取防詐新措施。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以往只有特約店能拒絕受理刷卡支付,不過從明年起,銀行也有拒絕受理的「主導權」。

例如中國信託在規定中提到,在3種情境之下交易,有權直接拒絕授權該交易,包括持卡人購買高變現性物品或在自己服務的商店刷卡消費、繳款不正常;在聯卡中心列管的風險特店刷卡消費;簽帳時間、地點、項目異常而可疑,有虛偽不實交易或共謀詐欺情形,此時銀行除了可保留授權與否,還可限制及婉拒受理該筆交易。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