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解第一步 回歸中華民國憲法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根據報載,日前美國國會研究處向國會提出的報告,準總統賴清德已承諾將遵循蔡英文總統「四個堅持」的兩岸政策路線,不會尋求以獨立為中心的議題,避免增加台海衝突可能性。其實在4月23日準院長卓榮泰上午公布第五波內閣名單當天,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即表示,會努力讓朝野之間因和解而共生,社會各界因合作而共榮。筆者樂見面對少數執政的賴清德新政府,能真正走向和解共生,同時也建議,認真面對並尊重中華民國憲法,是走向朝野與兩岸和解的第一步。

從賴清德過去的政治立場觀察,這份報告也將賴清德區分為?深綠」,這從過去他自稱為「台獨務實工作者」,選舉期間稱「中華民國是災難」,均顯示賴清德支持台獨才是他的「真心」。

這樣的立場與?真心」要走向朝野與兩岸和解確實會遭遇很多困境。首先就台灣內部而言,無論是馬政府時代堅持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或侯友宜選舉期間主張的「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均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絕非附和北京;其次,我國憲法之固有疆域與現行統治範圍出現落差,才會有憲法增修條文及據以通過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律。遵守中華民國憲法是在野國民黨與民眾黨共同的底線,回歸憲法、尊重憲法,朝野才有可能和解。

再就兩岸和解而言,在今年4月10日的「馬習二會」中,習近平的談話已經透露出對未來賴政府釋出一些改變與和解訊息。他強調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不管是公開談話或新華社新聞稿,習近平這次都沒提到「一國兩制」。這顯示中國大陸內部已經逐步調整對台基調,從過去堅持「一國兩制」,強調是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逐步往「只要同屬一個中華民族,不走向台獨,其他都可以談」。因此如果賴清德新政府願意承諾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也就可以跨出和解第一步。

在去年選舉期間,民進黨曾強調民進黨政府堅持依循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賴清德也多次重申「承諾不變、善意不變」,為什麼多數民眾與大陸甚至美國還是認為賴清德是「深綠」呢?主要就是民進黨的領導人對統獨與中華民國問題一向反覆無常,蔡英文執政期間更是肆意破壞憲法,亞洲週刊更批評為「民選獨裁」。這也是為什麼朝野難以和解,兩岸難以和平的關鍵,就連向來與民進黨友好的美國智庫學者葛來儀等人,在選前發表文章,點名呼籲賴清德若當選後應凍結台獨黨綱,以緩和已瀕臨兵凶戰危的兩岸關係。

距離520還有一週時間,賴準總統的就職演說相信已經完稿,且與美國方面應該有相當的默契,但如果要走向朝野與兩岸和解,除了對憲法尊重的「口惠」外,未來如何對落實與遵守憲法精神的「實至」,恐怕才是能否真的走向朝野與兩岸「大和解」的關鍵。(作者為退休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