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整併 理想與現實

中國時報【蘇復興】 「未來我的大學學校還存在嗎?」「是哪一所併哪一所大學?」最近,大學整併成了熱門話題。甫剛通過的《大學法》第七條修正案授予教育部法定職權,可以在衡酌高等教育整體發展、教育資源分布、大學地緣位置等相關條件之後,針對特定的國立大學擬訂合併計畫,報請行政院核定後施行。其實部裡對於大學整併一事努力多年,可惜成效不如預期。如今透過修法途徑來執行,貫徹國家教育政策的意圖至為明顯。 藉由這個議題,我們不難看出由國家包辦公立大學的作法,越來越顯得與時代精神格格不入,特別是在講究全球化競爭及大學自主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更是如此。知名的刊物《高等教育記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最近批露了「大學整併橫掃歐洲」的新聞,詳細分析了歐陸各國如德、英、法、比大力鼓吹校際整併的做法,其主要考量便是為了撙節龐大的教育經費,連人口稀少、位置偏遠的北歐諸國也沒有例外。 報導中提到芬蘭的大學數量幾年內由二十所減為十五所,丹麥從二○○七年以來,更把原有的二十五所大學和研究機構整併為八所大學和三所研究機構。絕大多數的歐洲大學都是公立機構,奉中央或聯邦政府為養主,但是在國家財政困難,公共支出不敷所需的時局裡,卻只能被迫自求多福,另謀生存之道。為此,芬蘭政府明訂自今年起全國各大學都改為獨立的行政法人,可以置產營業,追求利潤,但也必須自負盈虧。 在臺灣,國立大學傳統上是國家行政組織的一部分,隸屬教育部底下。但是教育部這種「監護人」的名分還能維持多久,令人好奇。 大學的整併之所以勢在必行,無非也是迫於當下績效主義掛帥,講究排行評比的社會潮流所使然。當前廣泛使用的評比指標不管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或是「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名」,仍然偏重以研究成果和學術產出作為基本評比、優先評價指標。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單科大學的發展及競爭力勢必不如綜合型大學,而規模小巧的校院和規模龐大的大學相比,在研究經費的爭取、產學合作的規畫、創新育成的執行、跨國交流的拓展、教職員生數量、軟硬體設備方面大都屈居劣勢,難以競爭。流風所及,這類校院只能選擇「先轉型,後轉運」的作法。 過去十年中,中國大陸出現若干大學整併成功的個案,例如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在一九九八年九月合併成新的浙江大學,從此晉身為重點單位。二○○○年四月上海復旦大學和上海醫科大學合併,學科門類更為齊全,綜合實力更加強大。 再看看歐洲的情況,法國政府於二○○九年整併三所大學校院而成立了史特拉斯堡大學,清楚的體現了薩科奇總統把兩所大學推進到世界前二十名,十所大學提升到世界前一百名的雄心壯志。至於英國的威爾斯預計在今年底將數間大學合併成為所謂的「超級大學」,無非也是基於一種「合而成其大」、「大即是美」、「大即是強」的想法。 在臺灣,國立大學的整併計畫乃是教育部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之教育對策中的一環,用意無可厚非,但是這件事情牽扯的層面極其複雜,涉及不同校院和教育部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並不是一紙「國立大學每年皆獲政府大量補助經費,理應賦予更多的社會責任及義務」的公文籲令便可以迎刃而解。大學整併的重頭戲可能很快就會上演,至於演出的結果是否叫好又叫座,國人都在拭目以待。(作者為嘉義大學外語系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