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招新制爭議 招聯會:現況微調、分階段銜接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針對家長團體抗議大學個人申請超篩等亂象,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今日發表共同聲明說明選才的方向,臺、成、清、交等15所大學校長連署,強調大學考招制度以「現況微調」及「分階段銜接」為原則,會尋最佳做法,漸進調整考招制度。

12年國教家長聯盟昨日到教育部陳情,主張甄選比例不宜過高,考試分發應維持50%以上。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15所常務委員學校今日發表共同聲明,指稱現階段大學考招制度並非完美,也不會靜止不變,將持續聆聽各方心聲,今年考季結束,邀請相關單位與表達意見的團體,深入討論分析。

招聯會強調,招聯會的召集人是由15所常委學校互推產生對外的代表,考招方案代表的是各大學的共同決議 ,各大學校長都不可能被某一所學校左右。

共同聲明指出,大學招生是國家人才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早年只能從一張答案卡的分數來選才,只用一種尺來衡量學生,如今透過多元選才的方式,大學經由審視考生的全貌及面試,更清楚地認識了大學將招收的學生,也由於多元入學的基礎,最近幾年弱勢學生的整體錄取率有明顯的改善。

聲明也提到,學科表現一定是選才的重要指標之一,個人申請管道錄取學生約占41%,由考試分發管道錄取的學生占37%,兩者比例相近,而單科特優或有特殊表現,以及身處不利地區仍奮發向上的學生,則可以透過繁星推薦與特殊選才的方式被看見。

由於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減少必修、增加選修,大學考招入學方案也自去年開始漸進銜接,發展大學多元選才評量,協助高中適性教育,並盡量維持與現制的連續性,保持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考試分發入學及特殊選才等多元入學管道。

共同聲明表示,維持教育穩定發展,是各大學的共識,因此以「現況微調」及「分階段銜接」為上位原則,盡量減少高中與大學的適應困難以及社會焦慮。

聲明也提到,目前的大學招生制度並非完美,也不會是靜止不變的,今年考季結束後,將邀相關單位與表達意見的團體討論分析,尋求最佳做法,漸進調整考招制度;大學是最直接選才育才的基地,請社會和家長盡可能了解招生議題的多面性,給予大學更多空間和信任。

發表聲明的15所常務委員學校包括,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臺灣校長管中閔、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

大學考招新制爭議,招聯會發表共同聲明強調,採取現況微調、分階段銜接。(記者黃朝琴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