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5成作業由ChatGPT代寫 荷蘭專家籲立法規管AI

公視國際記者張語羚報導,「AI聊天機器人的普及化徹底改變了荷蘭高等教育的現場,學生們開始頻繁地使用ChatGPT以及其他AI工具輔助學習,全球前百大學府格羅寧根大學也因為AI帶來變化。」

類似論文寫作式的作業在荷蘭的大學裡相當常見,但是ChatGPT普及化後,文獻探討或回顧可透過AI生成,僅有需要實做的部分,才會需要自己寫。

格羅寧根大學藥劑學碩士講師Wilma Heesen表示,「我的同事透過AI方式去掃描學生的作業

去看是否來自ChatGPT,結果顯示超過50%是ChatGPT寫的;然後他想確認,如果是他自己寫的文章有多少百分比會被判別是ChatGPT寫的,結果也是超過50%,但這是他自己寫的,所以要確認是否是ChatGPT寫的非常困難,特別是作文作業。」

AI工具的應用也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2位正在就讀人工智慧碩士學程的研究生,就曾經結合ChatGPT與Google打造AI學習助理。

格羅寧根大學人工智慧碩士研究生Daniel Skala認為,「這只是1個生成工具並不完全的是確定性的,換句話說,部分AI生成的內容不需要正確的,所以我承擔了很大的風險,就是一些內容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我學習的一些東西可能是錯的。」

AI工具輔助學習雖然方便,但值得注意的, 所產生的內容都是來自其龐大的資料庫,批判性思考無法也不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格羅寧根大學人工智慧碩士研究生Mo Assaf說道,「例如你在做1個考試,你必須要思考問題,但你讓AI代替你思考,那麼你就是在限制你自己。」

荷蘭有許多關於AI應用的討論,但都尚未形成任何新的政策,不過由一群前國會議員、IT專家、作家等發起的連署請願正在進行中,他們希望荷蘭政府盡快將AI納管,讓人類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並且將人工智慧納入高風險類別,確保其被合理的運用。

公視國際記者張語羚報導,「人工智慧大舉進入人類的生活從教育到醫療 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未來人類世界的發展該如何與人工智慧共處,而不是讓AI領導,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話題。」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國內首篇AI應考論文 用ChatGPT挑戰國家執照考試
AI教父辭Google職務 憂AI發展過快將比人類聰明
首幅人工智慧畫作 1340萬台幣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