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讓大學教師磨練成「不被取代」教師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頒獎給教學實踐研究績優機會獲獎教師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頒獎給教學實踐研究績優機會獲獎教師

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自107年度起推動,是教育部第一個以經費直接補助個別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研究的計畫,協助教師透過適當的研究方法及評量工具進行檢證,落實大學教學創新、強化培育人才。教育部自110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中選出績優計畫共138件,今天(9號)由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親自頒獎。

 

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目前共分為12類科,包含通識(含體育)、教育、人文藝術及設計、商業及管理、社會(含法政)、工程、醫護、數理、生技農科、民生10學門及大學社會責任(USR)與技術實作2專案。

 

工程學門獲獎老師之一中原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林耘竹就分享,她認為教師上課說笑話是一種才華,但她較不具備這種才華,她屬於能於現場給予學生專業指導建議的教授,也是她覺得這是屬於自己不被取代的關鍵能力,她認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能提供老師們這樣的磨練,讓自己成為不被取代的老師。

 

在「技術實作」學門獲獎的國立東華大學光電工程系副教授白益豪分享,他將實境解謎密室逃脫遊戲導入綠能知識的教學模式中,以合作學習法、創造思考與模組教學法等方法,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合作反饋的能力。

 

另外,佛光大學助理教授張煜麟為解決大學課堂常見的「數位分心」(digital distraction)問題,導入「專注森林」時間管理行動工具,與學生進行「一起種」的遊戲,研究顯示,多數學生願意一起降低手機的使用頻率,讓學習更佳專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助理教授何彥如針對醫學生參與跨國醫療志工隊遇到醫療英文跨文化溝通問題,以近年興起的Design For Change (DFC)教育模式融入教學,引導學生自我分析案例及解決跨文化的衝突,是醫學大學英語教學之新嘗試。

 

南臺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賴孟玲帶領學生進入臺南市左鎮區菜寮聚落,以生態博物館理念,連結地方居民與地方博物館「臺南左鎮化石園區」,在課程中融入「實境學習」、「心智模式建立」、「內在動機」、「多樣化智識」、「社交學習」,改變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及成效。

 

國立宜蘭大學副教授張松年結合LINE 聊天機器人技術,經營課後學生網路學習社群,密集與學生互動、提問、對話,以有效增進自主學習成效,進而提升批判思考能力。

 

國立臺南大學助理教授蔡依仁結合LINE與Instagram,引導學生活用西洋戲劇史課程內容,製作以文字為主的解謎遊戲,學生為製作謎題,主動閱讀課本及劇本內容,甚至自主閱讀其他古典劇本,大幅提升學習興趣與成效。

 

國立中山大學助理教授謝旭昇則採用「主動式做中學」教學策略,由學生自行設計如何透過「說服性溝通」向大眾宣導並改變人們的環境意識與行為,藉由實際倡議過程形塑「利環境行為」的內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