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校院結合在地與校本特色辦理生命教育校園文化推廣與深耕計畫

教育部為深化大專校院生命教育校園文化,自一一一年起補助三十一校辦理「生命教育校園文化推動與深耕計畫」,一一二年補助增加至四十五校,一一三年更擴大補助到六十一校,由各校結合在地特色與校本特色,並就其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的選定、學校推動策略、措施與成效,加以反思、分享及推展,深耕生命教育建立優質友善校園環境。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合在地特色與學校特性,一一三年推動執行「生命中最溫暖的時光」計畫,帶動整體學校生命教育發展和服務學習實踐的精神,並以「認知、情意、技能」為教學目標,規劃一系列的營隊與服務課程及社會實踐。從「SDGs生命教育活動」,運用實踐理解利他及服務學習精神;從「青銀共融為長者服務盡一份力」,促進良好團隊溝通與合作的學習價值;從「愛的生命教育遍地開花」,讓學生從參與服務中發揮愛與關懷。學生透過參與實際教學場域活動,帶領國高中學生及銀髮族長者進行創作,同時學生也能夠獲得活動設計、教學經驗與影片紀錄等實務教學能力。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於102年將生命教育推動小組設置法制化,在校園文化、師生素養、社會推廣及研究發展等面向,採跨處室合作方式全面深耕推動生命教育,113年進一步以「生命影響生命」理念為主軸,規劃辦理「認識流浪動物與浪浪的中途學校講座」,藉由與流浪犬的交感互動,闡明互助共生、相互關懷的生命教育情懷;同時學校結合體育專長特色,舉辦運動員生命探索電影賞析及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回顧生命歷程,探索豐富運動員生命價值及奧林匹克教育精神,扎根處處是生命課題,人人是生命故事的生命教育。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為推動生命教育設立生命教育中心,設計並教授生命教育特色課程,舉辦多元生命教育體驗活動,讓生命教育成為校園的主要特色。113年規劃辦理「跨域學習」,結合一年級課程「個人生命溯源」教學單元,與二年級課程「愛德行動服務」教學單元,將生命教育融入課程實施;為期生命教育落實於生活中,於母親節舉辦「生命教育感恩週」,於教師節舉辦「敬師奉茶感恩服務活動」,實踐生命教育理念;建立「特色校園」,進行教學大樓入口牆面聖畫彩繪計畫,營造溫馨的校園學習環境;辦理「服務活動」,於雲林大埤聖玫瑰天主堂園區彩繪與社區志工服務計畫,重新妝點社區老舊牆面,改善社區環境清潔與整理社區景觀。

義守大學則透過實作體驗,協助學生吸收與反思生命教育所傳達的理念,並以多元方式促進學生瞭解生命教育的核心價值。113年辦理「在義生活中的小美好」計畫,透過「義起療癒自己-生命教育推廣」,提升學生接觸生命教育相關主題之機會;規劃「義起感受美好-生命教育講座」,邀請具啟發生命教育思維之倡導者至本校進行講座,引發參與學生省思生命教育之價值觀與哲學觀;辦理「義起品味生命-生命教育工作坊」,透過操作和演練,提升參與學生創造生命的動能,並將活動中學習的知識與反思傳遞給身邊的人,給彼此帶來正向影響。

教育部表示,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的帶動下,將持續鼓勵大專校院推動辦理「生命教育校園文化推廣與深耕計畫」與「生命教育教學社群與課程發展實施計畫」,協助學校運用各項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等多元方式與創新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價值,讓生命教育透過傳承、資源與經驗共享,用愛與希望陪伴學生成長,讓學生能在校園中快樂學習,並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