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碼女裝的香奈兒

工商時報【吳慧珍】 大尺碼女裝潛藏可觀商機,但主流品牌和零售巨頭對這塊市場向來興趣缺缺,被小型新創公司抓準機會,鎖定為利基市場。 ■Startups see lucrative niche in plus-size clothing. 時尚並非瘦子的專利,大尺碼女裝在整體時尚市場的產值達210億美元,不過大品牌似乎對這塊大餅沒什麼胃口,冷落了豐腴女性的需求。有小型新創公司看準此項利基,主打厚片美女專屬服飾,還提供媲美高級訂製服般的客製化服務,打造大尺碼女裝界的香奈兒。 大尺碼女裝雖仍屬小眾,但相較時尚零售市場陷入低迷,表現異常亮眼,過去3年的銷售額都打敗整體女裝市場。儘管如此,時尚觀察家與一般消費者皆反應,一線大品牌至今未能滿足身材大號女性的需求。 反觀有一票小型新創公司爭相想抓住這個商機,它們宣稱提供專為大尺碼女性精心設計的女裝,而且比市面上的更具時尚感。部分業者甚至標榜有特別訂製服務,照客戶特定尺寸量身訂做。 市調公司NPD集團(NPD Group)零售業分析師柯恩(Marshal Cohen)指出:「這個市場,我們看到小型獨立品牌耕耘成績要比大品牌和零售巨頭出色多了。」 大尺碼品牌屈指可數 美國多數女性的衣服尺碼在14、16及以上,所占比例從35%到60%,視不同調查報告而定,竟然沒有太多選項可供她們挑選。儘管主流零售商大多備有14以上的尺碼,可惜式樣選擇有限。 專做大尺碼服飾的洛杉磯設計師艾維斯(Kat Eves)說:「在我看來,真正打破自我設限,朝大尺碼時尚方向努力的品牌還是屈指可數,大尺碼時尚的精神就是以體型較大者,或者說各式體型的人為設計對象。目前潮流反映的是標準身材才是王道,誰是大尺碼界的香奈兒?」 時尚分析師與業界人士指出,時尚界普遍邏輯是大尺碼女性服飾花費沒有其他女性來得多。但美國大尺碼女裝名牌Lane Bryant行銷長貝特勒(Brian Beitler)說,一般體型壯碩顧客,置裝費確實比身材纖瘦的人少,可是這都要怪可供選擇的大尺碼衣服不多,還有就是大尺碼遭社會污名化。NPD分析師柯恩表示,這意味著大品牌留下很多空間,讓小型新創品牌能趁虛而入,在大尺碼服飾市占有一席之地。 小品牌面臨障礙與威脅 大尺碼女裝界最強的生力軍或許非Eloquii莫屬,它原是美國老牌女裝連鎖店The Limited旗下專做大尺碼的副牌,2013年Eloquii收攤結束後,幾名老員工找到金主,從The Limited手中買下該品牌,2014年以獨立姿態重新開張,此後每年營收翻倍,2017財年達8,000萬美元左右。 雖然迄至目前看來,這些搶攻大尺碼商機的新創公司做得有聲有色,但還是有障礙橫亙在他們面前,恐怕不利成長。 最明顯的威脅是,近來大品牌也開始將資源投入大尺碼服飾市場。美國名設計師麥可寇爾斯(Michael Kors)自創的同名品牌,以及日本時尚教母川久保玲坐鎮的Comme des Garcons,都將他們的高檔設計擴展到大尺碼。瑞典快時尚品牌H&M與折扣零售巨頭Target,已著手針對大尺碼女性開發專屬系列。 小型時尚零售商還得面臨另一問題,便是大尺碼服飾製作成本較高。海外成衣代工廠通常一次生產5到10個品牌,製作大尺碼衣服須改成合適裁剪桌,相關生產設備也較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