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島記:渾沌台灣】錢鴻鈞推薦序分享之1

◆《大島記:渾沌台灣》小檔案
◇長篇魔幻寫實小說,詹明儒著作,台西桃繪圖,前衛出版。
◇台灣原住民遠古、中古階段的史觀之作。演繹台灣史前人,透過邊遷徙邊遊歷的生活方式,主述小黑人與今之高山諸族前身,從邂逅、誤會、衝突、互助、融合,及至形成「台灣人」的互動過程之想像。
◆錢鴻鈞小檔案
◇清華大學物理博士,現為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主任。
◇台灣道卡斯族竹塹社人,父母講海陸腔與四縣腔客家話。
◇著有《錢鴻鈞激情書》、《天堂與地獄:武陵高中成長記》、《追尋少年時:量子求生記》,以及《鍾肇政大河小說論》、《台灣文學的建構者:鍾肇政研究》。編有《台灣文學兩鍾書》、《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籍》,與莊紫蓉合編《鍾肇政全集》三十八冊等書。

秀姑巒溪口與咪卜蘭島。錢鴻鈞拍攝。

〈小說創作與文史調查之旅〉
小說創作不能天馬行空,必須有文史依據,尤其是歷史性質的小說。
我尚未閱讀前,就知道這部小說會怎麼寫。原因是我讀過作者四部舊作,自傳題材的大河小說《阿福林與鄰里們》、《西螺溪協奏曲》,以及複雜年代的族群小說《番仔挖的故事》、《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一系列攸關台灣階段性變動,台灣人世代融合過程的作品。作者顯然是循序漸進,有計畫的在刻畫台灣年輪,有理路的在釐清台灣人淵源。而一條滾滾書寫長河,最終流向必然是一座大海,即為《大島記:渾沌台灣》,用來總其大成;這也就是我大膽預想,此書會怎麼寫的理由了。
拜讀後,果然如我所見。就思想主題而言,那是台灣人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的大哉問。如此文學流向,小說膽識,那是在一種台灣心與使命感的累積下,已經具有處理巨大題旨、複雜技巧的自信,他才敢去挑戰台灣空前,甚至絕後的族群命題。
此書,從舊石器時代寫到新石器時代,從非洲、歐亞大陸寫到台灣,從西海岸寫到東海岸。而題材場景上,作者踏查極為慎重,在完成初稿後邀我復訪,其中最難寫的東海岸,幫他提供學術見解,當作修改參考;於是,我與其賢伉儷於2023年暑假,有了一趟四天三夜的花東之旅。這趟遊旅對我來說,其實也等於是把花東原住民的重要旅遊景點,做了一次深度文史思考之外,同時也瞭解了神話、傳說的文學化,時空虛實化、小說藝術化的轉換情形。
以下,就是此次調查、踏查的所見所思,希望可以標示出此書的學術脈絡、文學定位,並增加讀者如歷其境的閱讀樂趣。但因開車、住宿考慮,路線並未按年代、情節順序進行,而是依場景遠近彈性調整的。
第一站:大港口、靜浦

靜浦部落。錢鴻鈞拍攝。

詹老師把要去的地方,還有抵達的時間都算的剛剛好;他是有google map做根據的。一如他的創作那樣,也都是有根據、有計畫,有經過考察整合的。
此書東海岸部分的書寫方向,由南而東,我們遊旅則由北而南;也就是說第一站的位於花蓮豐濱鄉的大港口、靜浦,是寫在尾聲〈天地悠悠〉裡的。
以秀姑巒溪為界,前者在北岸,後者在南岸。依此場景,這個章節演繹了邦查人(阿美族)的來龍去脈。其中,秀姑巒溪口的「咪卜蘭」神樹的傳說,是主要重點之一,小說裡用來測試並演繹族群淵源,過程非常奇幻。
此溪產有一種珊瑚玉,外表蒼斑粗拙,研磨後斑彩迷斕;經請來火神測試,竟然是「海神之心」,更是「海神的淚珠」,寓意著邦查人的「悽美命運」。現場,對照阿美族日後的命運發展,不禁令人悲喜交加,感慨史道的轉轍流離。
第二站:八仙洞
八仙洞的情節,寫在第二十一章〈海枯石爛〉裡,已經是全書最後第二章。所以我有點意外,一直以為很北邊,接近花蓮附近,其實反而位於南邊的台東長濱鄉。
所謂的「八仙洞」,其實是在一片山壁上,由許多大小岩穴組成的海蝕洞穴群。這些洞穴群隨著地殼板塊的衝撞,東海岸的隆升,先後浮出海面,提供為各階段史前人現成的天然棲所。因為其中有洞穴形狀,很像女人的陰部,就被現代遊客戲稱為「女人洞」。小說中,這些「女人洞」則被作者借寓為幾萬年前,這條東海岸孕育遠古「台灣人」的神聖「大生門」;其懷抱的書寫態度,可說是非常正經、恭謹而肅穆的,作家與遊客的心態之別,由此可見。

女人洞之靈岩洞。錢鴻鈞拍攝。

詹老師說明,他依據位置高低,借用其中的崑崙洞、乾元洞,演繹舊石器時代,直髮小矮人、旁遮普人(排灣族箕模人前驅)之互動;借用永安洞、潮音洞、北邊無名洞,演繹新石器時代早期,鬈髮小矮人、混臉人(虛構的台南左鎮人前驅)之互動;借用龍舌洞、隨潮汐漲落浮沉的靈岩洞,演繹新石器時代中期,邦查人(阿美族)的捕撈情形,以及之與東海岸南邊其他族群的接觸過程。
這部分鋪陳,因年代久遠、時空深重,敘述方式是採用魔幻寫實,結合奇幻想像的交錯筆法。司空見慣的老穴,經文學想像、小說處理,竟然別有洞天、栩栩如生,思古幽情畫面,歷歷在目,令人嘆為觀止。
第三站:卑南遺址
卑南遺址,位於卑南山東南麓,台東市境內。此遺址面積廣達一百公頃,年代距今大約五千三百至兩千三年前,是台灣東部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也是目前台灣發現的最大史前聚落。
相傳,卑南族世居於此的「普悠馬」部落古名,含有「集合、團結」之意。小說中,該部落頭目具有遠大的理想性格,想集合鄰近的知本部落、小矮人、排灣族、魯凱族,以及找來被洪水沖散的阿美族人,實現這個開初祖先的古願,團結組成一座和平快樂的大聚落,地點就選在「卑南山東南麓」這裡。

卑南遺址。錢鴻鈞拍攝。

此情節,寫在第二十一章〈海枯石爛〉裡。為了預先知道大聚落的規模、樣式,頭目於是請來三名巫師合力行巫,而在巫煙中幽幽現形的,竟然就是幾千年後,現在這片「卑南遺址」。
根據考古資料寫成小說,前輩作家鍾肇政曾經在1987年,幫台東原住民寫過一部《卑南平原》。將近四十年後,詹明儒另再著墨,雖然題旨、況味不同,但顯見兩人的書寫走向是一脈相承,不約而同的。
第四站:山地人發源紀念碑
山地人發源地紀念碑,位於台東太麻里海邊。這部分相關情節,寫在第十六章〈女人部落〉裡,是根據卑南族起源傳說,結合排灣族、阿美族前身,再度向外延伸的開基演繹。
現場是一片太平洋沙灘之東,海岸公路對邊的一處矮山壁下,幾座紀念石碑前,擺著酒、檳榔、小米糕之類的供品。另有幾塊紀念磚碑,用中文、日文刻了一些族名,我們就在哪裡瞧呀瞧著,覺得很興奮,很有意義;可惜的是有點隱僻而凌亂,一般遊客不仔細觀察,不容易發現。這是後來的政府,還是什麼有心人士,特意建立、刻鏤的吧?簡陋得就像荒郊野外的地基主祠碑,比起很久之後才到台灣的漢人廟堂,實在是太寒酸了。

山地人發源地紀念碑。台西桃拍攝。

巡禮一番後,我們爬下海灘看海,想像著幾千年前那場大洪水,山地人祖先漂流登陸的驚險畫面。根據傳說與考證,山地人是來自菲律賓或中南半島,經由綠島、蘭嶼遷到台灣的。看著沖撲起伏的海浪,我不禁又想像著,他們是留在原鄉,還是遷來台灣較好?我認為,以目前台灣各方面的發展,當然是後者較好,尤其台灣還擁有著「自由民主」的國家體制,說不定未來也會選出,原住民後代的「台灣總統」呢。
山地人的境遇,當然要好上加好。但願透過此書的患難書寫,拜請那些老祖靈,嚴促平地人政府更加重視族人的福祉,並且喚醒各自子孫的「台灣魂」,守護這座太平洋西陲的「共命大島」,可別讓外來惡靈侵奪了。

(錢鴻鈞推薦序分享之2,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