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引領 感受百年宮廟風華
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辦理遠東建築獎「艋舺古剎風華再現」古蹟參訪三部曲,今年帶領民眾深入認識清水巖祖師廟與龍山寺,參訪前邀曾獲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李乾朗開講。他形容,欣賞古建築如賞畫,透過外觀與建築細節,可了解各間廟宇不同的歷史故事。
入門欣賞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和龍山寺,李乾朗表示,清水巖與龍山寺分別於160、100年前大修過,相隔60年時間可見設計與工法差異,首先觀察廟宇屋頂,就像古代一個人戴帽子代表其身分,不僅官員帽子兩側有「翅膀」,西方君王也以華麗王冠具代表性,而屋頂代表一間廟的位階,若看見精緻漂亮的屋頂,則代表廟宇位階較高。
李乾朗說,2間廟宇龍柱也各具特色,清水巖龍柱攀有一條龍,龍山寺龍柱不僅長度較高,也出現上下各有一條龍設計,深入觀察細節發現,清水巖的龍柱以「八仙」點綴,而龍山寺龍柱較長,僅放八仙不夠,更添加元始天尊、南極仙翁等《封神榜》中的神話故事人物。
李乾朗提到,雖然清水巖祖師廟與龍山寺皆為佛寺,不過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清水巖則是拜宋朝的得道高僧,後世崇敬為神,特別的是祖師廟內神像有張「烏面」,傳說是祖師馴服妖魔變部下前,曾輸給妖魔所致,另還有「落鼻」傳說,只要神像鼻子掉落,代表將有大事發生。
精采引言獲滿堂掌聲,接力由燕樓古建築研究室研究員林嘉澍帶領導覽走讀。知名歷史學者、外公林衡道及李乾朗都是他欣賞古建築的啟蒙老師,在台灣與歐洲往返擔任導遊30年後,應李乾朗之邀學習古蹟修復知識,重返校園念書,找到人生新方向。他強調,在台灣無論走到何處,廟宇都在身邊,盼透過走讀提升大眾對台灣古建築的情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