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睡到飽!這幾項禁忌不守 破財、犯小人一整年


俗話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甲飽。」,初三這一天傳統習俗有燒門神紙、不外出等等,由於「赤口」,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若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至於初三習俗還有哪些呢?以下我們一一盤點。

圖/canva

習俗一:赤狗日

正月初三又稱「赤狗日」(赤口日)。根據中國傳統習俗,當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也不在這天宴客,恐帶來貧窮。

圖/canva

習俗二: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圖/canva

習俗三:小年朝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圖/canva

習俗四:餓鬼日

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圖/canva

習俗五:老鼠娶親

必須早點熄燈睡覺,才不會打擾到牠們,並在家中各處撒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更多新聞推薦

低溫下探10度 開工日天氣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