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分析NCC提名爭議:親綠媒體都有意見,恐拖累賴政府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NCC的7名現任委員中的4人即將於今年7月31日任期屆滿,行政院依法在4月底前提交4名新任委員名單送立院審查同意,但已被國民黨立委擋下,預計將由準總統賴清德新政府上任後重提人選。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日指出,分析4月底至今的NCC新任委員提名爭議發現,網路負聲量1.3萬,正聲量僅3千多則,好感度僅0.23;大數據分析已有擴散出藍營同溫層味道,連親綠媒體都頗有意見,若無法爭取立委支持,再由現任委員延任, NCC恐將成在野黨政治提款機,拖累新上任的賴政府。

大數據分析NCC提名爭議:親綠媒體都有意見,恐拖累賴政府
觀察2020年以來NCC的網路聲量趨勢圖,可發現藍營確實對NCC的不滿其來有自、累積多時。(圖/TPOC)​

NCC任期將屆滿委員包括主委陳耀祥、副主委翁柏宗、委員王維菁和林麗雲等,外界原本猜測翁柏宗被提名續任、並扶正為主委的機率高,但在4月下旬,有媒體獨家報導,內定的新任主委是台經院第四所所長劉柏立,但又遭爆出業界有媒體大亨介入人事案,導致劉柏立落馬,最後行政院在4月30日壓線送出提名名單,主委人選果如一開始外界猜測的翁柏宗。對於極力要求改革NCC的藍白兩黨,也因質疑翁柏宗涉入電視台審照洩密等事件強力杯葛人事案,並要推動NCC組織法修法,刪除屆滿委員可延任的條文,以及要求未來提名應依政黨比例。

TPOC指出,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2020年以來NCC的網路聲量趨勢圖,可發現藍營確實對NCC的不滿其來有自、累積多時。2020年11月NCC決議不通過中天新聞台換照,中天被迫關台,在野黨痛批NCC箝制新聞自由,輿論炸鍋,NCC聲量一舉衝上4年間最高點,單月聲量將近14萬則。隨後2022年8月、9月,先有NCC研擬推動數位中介法立法,外界憂箝制網路輿論自由,隨後又有鏡電視申請執照案傳出疑洩漏考題等,NCC單月聲量再衝破10萬則。2023年5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NCC對中天電視不予換照的處分,這讓中天的支持者士氣大振,NCC聲量衝高到6萬多則,但緊接著6月NCC通過鏡電視上架有線電視,再讓輿論嘩然。包含這是NCC委員提名爭議的的3萬多則聲量,NCC四年來接連發生諸多爭議事件,無怪乎在野黨對其不滿持續累積,砲轟NCC其實是「髒兮兮」。

觀察2020年以來NCC的網路聲量趨勢圖,可發現藍營確實對NCC的不滿其來有自、累積多時。
分析4/29以來各家媒體對於NCC委員提名的報導聲量。(圖/TPOC)

TPOC表示,針對4月底至今的NCC新任委員提名爭議,網路負聲量1.3萬則,正聲量僅3千多則,好感度0.23相當低,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質疑,此次NCC提名引爆的爭議,包括有媒體大亨介入的影子,主委人選突然變成翁柏宗,執政黨都未對外清楚說明,其他被提名委員過去也都有對媒體的偏頗、言論偏頗等,不符合專業任命。民眾黨立委林國成更號稱接到關說電話,有人帶話告訴他,若能讓翁柏宗當上NCC主委,翁就會把鏡電視調閱小組所有要的資料通通交出。

TPOC提出疑問,NCC業務涉及監理廣電媒體內容,是否微妙影響了各家媒體對人事案的報導?透過大數據分析觀察各家媒體報導量,可發現4月底至今,聯合報和中國時報有關NCC的相關新聞最多,被認為政治立場親綠的三民自(三立、民視、自由時報)也有30則上下,報導量也在中段班,並不算特別少。甚至關於敏感的「媒體大亨」介入傳聞,三民自也沒有刻意避開,甚至以翁柏宗「尷尬閃離」記者會入標題,顯見NCC人事案一波三折,連親綠媒體可能都頗有微詞。

TPOC表示,從中天關台開始,NCC的爭議形象已深植人心,且從大數據分析看來,還有親綠媒體也加以關注,頗有擴散出藍營同溫層的味道。新的NCC提名人選能否透過溝通說明,爭取到立委支持,攸關未來NCC能否撕下負面標籤、重新打造獨立機關專業形象,否則若由現任委員延任, NCC恐將成在野黨政治提款機,拖累新上任的賴政府。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NCC委員人事未過關會讓民眾買不到「新款iPhone」? 立委批:情緒勒索
藍黨團表態反NCC新委員名單、護中天 翁曉玲:應接受在野黨建議人選
民眾黨團退陳耀祥報告,提案調閱鏡電視案 黃國昌反翁柏宗任NCC新主委